晚上放鞭炮有什么讲究?
农村里半夜12点放鞭炮,这是过年的习俗,意味着发财。
一般在过年晚上,一家人都会看春晚,春晚要报时,到十二点的时候就会屋子外面去放鞭炮,放的声音越响,表示来年收成更好,所以,过年放的鞭炮都是用一大盘来放,声音响,还放得久。从晚上12点开始就一直有人放鞭炮,炮声不会中断,一直持续到天有点亮。
过年夜里12点放鞭炮,大家也是会根据鞭炮声音的远近和响亮的程度来分辨是谁放的,要是谁家的鞭炮放得多,放得好,都会引来邻居们的羡慕,到了五六点的时候,吃完早饭后,年轻人就会去挨家挨户的老人拜年,看到满院子的红炮纸,也会说今年要发大财了,放了那么多的开门炮。
烟花爆竹的禁与放?
按照国家安全条例规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新年到了,要是_点爆竹声都听不见,那年味儿就没有那么浓了。特别是在乡下,如果一点爆竹声都没有,就跟平常一样,哪有年味吧?城里可以不放,乡下可以适当放一点。逗小孩子玩一玩。
驱赶年兽的两个习俗是什么?
传说中人们驱赶年的两个办法是贴红字和放鞭炮。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人们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后来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老人告知了人们驱赶“年”兽的办法。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春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春节鞭炮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春节鞭炮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