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周开始了我国历史上春秋时代?
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春秋时期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
属于东周的前半期,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时间。
自东周开始,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
小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
春秋时的东周王权旁落,虚有其名,实权全在势力强大的诸侯手上,诸侯争相称霸,持续了200多年。
随着七雄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我国历史走向了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东周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
平王东迁是历史学家划分时段的重要事件,亦是周朝国势的转折点。平王迁都之后的周朝被称为东周,而由周武王立国至周幽王被杀的时期则称为西周。平王东迁后,周天子王权开始衰落,不能担当共主的责任,诸侯势力不断坐大。因为平王是由申侯拥立的,间接犯了弑父罪名,开始得不到诸侯的尊重。而且,周天子无力自保和抗拒外族入侵,须依赖诸侯国保护,致周天子地位不断衰落,最终形成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的局面。
春秋,通常用来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史称“春秋时期”,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1]据说是由于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一说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2]
初一历史:决定春秋时期霸主兴替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春秋时期霸主的兴替,关键因素是经济实力的竞争。
公元前770年,因为春秋时期,王权衰落,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开始称霸,周天子也要依附于诸侯。
经济上可以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政治上可以左右天下、支配别国,享受原来周天子的地位。
春秋争霸到战国七雄,我国的历史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春秋战国历史发展的三种趋势
一是从分裂走向统一,二是各民族相互融合,三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这三条主线,互相促进,互相影响
⑴由分裂走向统一。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诸侯数目逐渐减少;战国时,较大的诸侯国只剩下齐楚等七国,七国继续进行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人民渴望统一。秦国经商鞅变法逐渐富强,秦王赢政经过大规模兼并战争,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
②由奴隶制瓦解到封建制确立。春秋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鲁国首先采取按亩收税的方法,承认土地私有。一些贵族将土地出租,收取地租.转化为地主,奴隶转化为农民,井田制瓦解,意味着奴隶制的瓦解。战国时期,在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下,各诸侯国经过100多年的变法,废除了旧制度,封建制度最终确立。
③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王朝同周边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关系都有了发展,在前代的基础上,在频繁的战争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中,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快,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这些为后来秦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成为我国民族融合的重要历史时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从春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从春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