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医生那么厉害,只要把把脉就知道病人患的是什么疾病?

把脉并没有那么神。望、闻、问、切,虽不说缺一不可,但仅凭诊脉就敢下结论的,那不是医师,那是杀手,摸摸脉看是否把人弄死了。

如果哪一个医师,单凭诊脉就下判断,那他肯定也弄死不少人了。

为什么古代医生那么厉害,只要把把脉就知道病人患的是什么疾病_中国历史疾病记录

实际上,把脉,也就是脉诊,也不过是“切诊”的一部分,此外还有“触诊”。换句话说,把脉只是诸多审证参照里的一个。

脉诊到底有什么作用?

脉诊,主要是掌握因损伤而引起的全身气血的虚实、寒热等变化。

脉诊能定性。证与脉符合时,证虚脉虚,热则脉数,寒则脉迟,这就是对疾病性质的判断。尤其对一些危重、病情复杂,或症状很少、缺少辨证依据的病人,或症状特多,令人无从着手的病人,更要依据脉诊来判断。

定病位。症状在上,病位在下,或症状在下,病位在上,更须以来脉诊进行判断。比如医书记载,一人头痛4日,别无他症,随诊的实习学生以为外感而予辛凉解表剂。李老诊其脉尺浮,此为相火旺,淫于膀胱,沿经上灼而后头痛,改用知柏地黄丸而愈,就是定病位的实例。

定病势。比如外感病,一开始感受的是寒邪,随着这种寒邪,脉由初起感寒脉紧而转为浮数脉,还有转的为变弱了,这就是一个病势的判断。

一般损伤多为实证,脉象以大、拱、实、紧为顺,若见小、微,虚,涩为逆。御伤出血过多,脉象以虚、细,弱、小、微、菇为顺,弦、紧、洪,犬为逆。着六脉模糊不清,证虽单纯,预后不良。损伤虽较重,而脉来缓和有神,预后良好。一时痛极、出现结代脉,若疼痛缓解,嫱代脉随之稿失。附骨疽、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外仿庆血化热、热毒炽盛而正气亦盛之证,脉多数而洪大,若流痰(骨关节结核)阴虚内热之证,脉多数丽细微。肢体远端若出现脉搏微弱或消失,是动脉受压或损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疾病记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疾病记录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