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湖南位于我国中南部,历史悠久,传承了很多古代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也有自己的特色。湖南春节是很传统的节日,非常热闹,主要多的风俗有:打糍粑、杀年猪、吃团年饭、贴对联、祭祖先、走亲访友拜年、花鼓戏、舞龙灯等。
湖南春节的习俗?
除夕与团年饭、小年与祭灶神、春节与贴春联、拜年与压岁钱、贴年画、守岁。
1、除夕与团年饭:一年一次的团圆饭充分的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而没有白费。
2、小年与祭灶神:湖南大部分地区都有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神的风俗。据说,灶王爷二十三日这天要上天言人善恶,因而祭灶这一天,家家要将灶台、几案、锅碗瓢盘打扫干干净净,在灶神像旁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并在灶前供上糖果,全家大小要行礼许愿,希望灶神吃了以后,不说人们的坏话。这叫“送灶神”。
3、春节与贴春联:春节是我国最隆重传统节日。原在“腊日”(阴历十二月八日),南北朝改在岁末。春节时张贴对联由来已久。对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据《淮南子》记载,桃符是用桃木制成的,即在桃木板书“神茶”、“郁垒”二神的名字或画此二神像挂于门首,五代时始在桃木板上书联语,据说我国第一副对联是五代里后蜀的孟昶所题:“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4、拜年与压岁钱:通常把春节期间的访亲问友叫“拜年”,相传古时隆冬季节有骚扰人们生活的“年”怪,“年”怪有三怕:一怕声响,二怕红色,三怕火光。这样每到“年”要出来的时候,家家户户就放鞭炮、贴红纸写春联,点起一堆篝火,等凶猛的野兽“年”跑了以后,大家互道“新年好”“恭贺新喜”,这些传说慢慢衍化,就成了今天的习俗。
湖南春节有什么习俗?
湖南人过年,除夕一定会吃鸡、肉、鱼三样,而且得是大鱼大肉。
鸡要整只的清炖,要选择公鸡,炖好后把鸡头立起来放;鱼蒸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鱼千万不要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这是象征着年年有余、五谷丰登,辣椒当然代表的就是红红火火了。初一早上吃一些点心后,就要准备好头天做的米酒,也叫甜酒。甜酒的材料有糯米、纱布,还有特地从湖南带来的酒药子,这性质与咱们所有的发酵用的酵母类似。
湖南过年有什么习俗?
1、准备年货。将近年尾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准备年货,年货一般包括瓜子、糖果、坚果这类小零食,苹果、柚子等水果,鞭炮、对联、门神、灯笼等喜庆配件。
2、年夜饭。湖南的年夜饭讲究的是大鱼大肉,饭桌上必须有鸡、鸭、鱼、肉。吃年夜饭时一家人边谈边吃,完全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所以年夜饭一般吃得较早,时间也较长。年夜饭还讲究有吃有剩,预示着年年有余。
3、放鞭炮。老家整个春节都是鞭炮齐鸣、震耳欲聋,大年三十年夜饭前祭祀祖宗放鞭炮,开饭时放鞭炮,凌晨0.00点到6.00陆陆续续有人放鞭炮,这是“开门炮”,表示迎接新的一年。
4、压岁钱。过年父母会给孩子添新衣,备各种零食,最重要的是过年长辈们都会给小孩准备压岁钱,主要是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学习好,身体棒。
5、拜年。拜年是不能安排初一,初一都是呆自己家。拜年一般需要给亲朋好友准备一些礼品或是红包,然后在亲朋好友家吃一顿饭再走,拜年主要是为了维持亲朋好友间的那种亲密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湖南春节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湖南春节的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