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省通衢徐州对联?
五省通衢牌楼上的对联:
五省通衢禹列尧封神圣地
九州胜境龙吟虎啸帝王都
五省通衢牌楼是一种有柱门形构筑物,一般较高大。旧时牌楼主要有木、石、木石、砖木、琉璃几种,多设于要道口。 牌楼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景观,是由文化的诞生建筑,又是中国特有的建筑艺术和文化载体,象征着威严、荣誉、表彰。
徐州古牌楼原在今牌楼市场内,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是徐州的标志性建筑,为河道总督黎世序所建,清光绪九年(1883)徐州道尹赵椿平重修。牌楼非楼,而是一个敞门式的大牌坊。老牌楼建于临河的高台上,下有十几步台阶,中间一大门,两侧小门,重檐,高高在上,非仰视无以见牌楼的门额上悬挂着的两块大匾,楼上北面有黎世序所书“大河前横”四个大字的匾额,光绪九年(1883年),徐州道台赵椿平重修时,在匾额南面又书写了“五省通衢”四个大字,道尽了徐州重要的交通位置和黄河的气势。大河指的是黄河,五省指的是苏、鲁、豫、皖、冀。
后年因年久失修而拆除,1987年11月在黄河故道庆云桥东南重建,式样如旧,仍为三开间牌坊式结构,但已由木质改为钢筋混凝土。下为花岗岩方石,上为四根朱红色圆木柱,斗拱楣梁为翠绿宝蓝色,饰有彩绘图案,上覆黄釉瓦,卷脊飞檐,悬系风铃,十分壮观。
据说,"大河前横"、"五省通衢"匾额为原物。
五省通衢牌坊对联?
上联:五省通衢禹列尧封神圣地
下联:九州胜境龙吟虎啸帝王都
五省通衢,匾额见于徐州古黄河南岸的老牌楼,指清代徐州府城北门外是通向北方五省的大道。老牌楼立于徐州北门武宁门外、故黄河南岸,是河道总督黎世序在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所建,为庆祝治理黄河成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楼北面一侧有黎世序所书“大河前横”四字匾额,“大河前横”意为黄河横在徐州北门之前,运河从来都不流经牌楼那个位置,经过那里的是汴水和黄河。
五省通衢”牌坊位于故事黄河畔,牌坊两侧的楹联是:“五省通衢,禹列尧封神圣地;九州圣境,龙吟虎啸帝王都”;“地锁江淮,人文一脉兴秦汉;渠通南北,气势千秋贯古今。”
牌坊两面的匾额上,“五省通衢”、“大河前横”的主题词,熠熠生辉,引人瞩目。
五省通衙的对联?
01、江苏徐州五省通衢
控五省通衢,雄秀兼容,一州独揽黄淮胜;
仗群英际会,刚柔并蓄,千载犹存楚汉风。
02、山西原平天涯山大山门
雪泥无迹,恨坡老未来,遂使海南专美;
石鼓有声,欣遗山虽去,早教塞外播芳。
03、河南商丘清凉寺牌坊
前生合是梁园客,偕太白骋怀,大呼快活;
此地重开宝刹光,对空王稽首,自得清凉。
04、江苏昆山春联
昆曲为百戏先师,琼花乃一枝独秀,并领群芳,卓尔范成大者;
马鞍咏春风得意,玉石题秋水横波,饱餐绝色,欣然归有光焉。
05、广东化州瑚琳莲花园
望出弘农,吾家有辞金立雪两夫子;
基开吴化,此地为月白风清一藕园。
06、江西九江贤母文化园岳氏名园(岳母馆)
一家凭贤母撑持,岂只四言刺背?纵五老峰高,亦仰止千寻峻德;
半壁仗忠臣砥柱,奈何三字杀身!倾九江水尽,难洗清万古奇冤。
07、湖南岳阳县隐士寿星文化园
别九门以归三径,并肩终老,比翼百年,隐居卌二年。其爱、其忠、其寿,算人间天上,少之又少;
经三孕而产九儿,独乳育成,捐躯仨子,永励万千子。曰慈、曰义、曰贤,叹古往今来,奇也太奇。
08、柔石
斯人乃左联英烈中最长,恨早折朝花,永别了母亲奴隶;
其事于鲁迅杂文里尤详,叹至刚柔石,实谓之民族脊梁。
09、邵飘萍
直书如太史简在齐、董狐笔在晋,正气丹心,同流一脉;
就义于杨椒山之后、李大钊之前,铁肩辣手,四字千秋。
10、广东广州花都骆秉章生祠
并曾彭左俱称武勇,坐镇筹边,百战成功垂竹帛;
与林李胡同谥文忠,竭诚尽瘁,千秋遗爱遍湖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徐州历史文化对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徐州历史文化对联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