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镇江有关的文化典籍?

2016年评选“镇江传世名著”时,当时提供给市民海选的书目也有100种。应该说这些都属于地方学人对于镇江“名著”的圈定。但不管是哪一种书目,镇江历史上著书极富、名著众多,这一点应该是没有疑义的。而像《抱朴子》《世说新语》《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梦溪笔谈》《康熙字典》《老残游记》《马氏文通》这样,无论声名传播之广,还是出版印刷数量之多,抑或对于我国宗教、学术、思想、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影响之大。

以上信息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儒学类的书籍?

一、《诗经》

《诗经》是中国作为古代传统诗歌发展开端,最早的一部关于诗歌小说总集,收集了我国西周开始初年至春秋时期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一个标题,没有工作内容,称为笙诗六篇。《诗经》内容进行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研究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由于社会经济生活的一面通过镜子。

二、《尚书》

    《尚书》是一部流传较久的书籍,最早称为《尚书》 ,秦朝以后称为《尚书》 ,《尚书》的时间也较长。《尚书》在演唱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多个版本。经过清代的考订,目前仅存二十八部文书。其中颜若渠火力最猛,贡献突出。

三、《仪礼》

    《礼记》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又称《礼记》、《士礼》 ,是中国春秋时期编纂的战国。记载的内容有官、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记载的礼仪以文人为主。通过这本书,不仅可以了解周鲁贵族生活的某些方面,而且还可以从中看到古代历史的影子。

四、《乐经》

     关于音乐之书的传播有许多意见。有人认为《乐经》已死于焚书坑儒之火,有人认为《周礼 · 春管宗伯章》中的《大司乐》就是《乐经》 ,有人认为《乐经》就是《乐经》 ,没有《乐经》。《乐经》死于秦火的观点更为可信,大多数人也采纳。

五、《周易》

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意义?

《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一书共41.3万字,分为十四讲:开头两讲着重示人以搜集史料的方法;接着十二讲则以分论的方式有选择地系统介绍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各分支的重要史料,博收精掇,厘次部类,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提要钩玄,指示门径。自古及今,搜集信息一直追踪到学科前沿;注重有实用价值的内容和方++的内容,不发空泛之论,尽可能为青年语言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实在的帮助。这部“史料学”著作,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领域史料的来源、价值和利用的具体的史料学。

它的重心落在“分畛域,定类例”上。其特色是:科学的分类,翔实的材料,简洁的论述,把目录学和学科史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而成为一部具有工具书性质的汉语言文字学方面的入门书。此书是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史料学”专著中的第一部。1998年3月公开出版后即受到海内外学人的重视和欢迎,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2次印刷。2000年获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酉堂语言学书目》入录。2004年入选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人书单中国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人书单中国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与镇江有关的文化典籍 学人书单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