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有哪些民俗或传说故事?

关于一位名叫“黄道婆”的少女。传说中,黄道婆从内地来海南岛,在崖州港边的小渔村生活了一段时间,她向当地的黎族人民学习纺织技术,后来成为了一名杰出的纺织家,并把纺织技术带回了内地,改变了中国纺织业的面貌。

2.黎族三月三节: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是海南岛上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黎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主要是庆祝黎族人民的团结和传统文化,人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包括唱歌、跳舞、制作传统美食等。

3.七仙岭传说:在海南省的保亭县,有一个美丽的山岭叫做七仙岭。传说中,七位仙女为了逃避恶势力的追赶,逃到了这里并变成了七座山峰,因此得名七仙岭。这个传说流传至今,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七仙岭的美丽景色。

4.临高渔歌:临高渔歌是海南省临高县的一种传统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种民歌主要反映了渔民们的生活和情感,曲调优美动听。临高渔歌不仅在当地广为传唱,也在国际上获得过许多奖项。

5.海南苗族三婆节:海南苗族的三婆节是当地苗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五月初五和十月初十都会举行庆祝活动。这个节日主要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三婆神,人们会跳铜鼓舞、吃五色饭等。

以上仅是海南省民俗和传说故事的几个例子。

苏东坡海南的故事?

      南宋年间,我国历史上,被历代文人墨客推崇之大文豪一一苏轼(字东坡)先生,被朝廷发配至海南(古琼州),他继续自己文学创作,留下《水调歌头.中秋望月》词等,不朽名篇。

        更难得的是,在海南亲力亲为,兴办书院,为中华文化传承,作出贡献! 

      原创筆于海南三亚旅途中

海南风俗的来历?

海南岛自汉武帝元封元年设郡置治以来,随着汉族士庶的大量迁居,中原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其节序风俗同祖国大陆大体相同,但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又另有其独特的地方色彩。

  海南古代的春节习俗,诸如腊月二十四的用竹枝扫除屋尘,夜具酒果送灶君,除夕午后祭祀祖先、吃团年饭,除夕夜厅房廊室灯火通宵、合家围坐守岁,元日门贴桃符避邪、吃斋饭等等,都与内地大同小异,兹不详述。比较特别的是“送穷”一项,即除夕入夜之后,家家户户“扫污秽”,以败苞破箩载之,燃灯于内,“将扫尘竹帚携掷之”。这也是除旧布新之一种,表达了农民送走贫穷,迎接美好生活的愿望,但所送之物,必置于路口,似又有让他人把“穷”拾去的意味,不免打上了小生产者的思想烙印。

  这里重点要说的是立春日的迎春。立春在阳历的二月四日或五日,不同的年份,该日或在春节之前,或在春节之后,但其迎春活动,同春节的喜庆是联为一体的。迎春活动的主体是鞭春牛,旧时用以表达劝农和春耕的开始。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云:“立春前,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而《正德琼台志》对于此俗的记载更为详细:“迎春日,府卫官盛服至于东郊迎春馆,武弁各竞办杂剧故事,会聚逞炫。俟祭勾芒神毕,前导,城市内外老稚集于通衢,各携妇幼,男女竞看士牛自河口街从西门(或南门)入府,将豆谷洒之,谓消压痘疹。是日以面饼裹生菜诸肉品啖之,曰春饼。”《道光琼州府志》所记文字略有不同,如“迎春日”作“立春前一日”,“府卫官”作“府县官”,“武弁”作“街坊”,吃春饼作“亲邻以春饼相馈遗”,但大体程序是相同的。苏轼贬琼时,有《减字木兰花·海南春词》记此盛况,气氛异常浓郁:“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胜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可知迎春习俗从北至南,从宋到元至明清乃一脉相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海南文化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海南文化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苏东坡海南的故事,海南文化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