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改制始末?
联想改制是2000年。
从全民所有制变成了有限责任公司。改制之后注册资本为6.6亿,而中科院出资4.3亿,持有65%的股权,剩下的则有职工持股会出资持有股权。
2001年6月,联想又改名了,从联想集团控股公司,改成了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这个名称也一直用到了现在。联想的改制也彻底完成。这是联想的第一步,从全资国企,变成了国资控股。
而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飞速普及,联想也越做越大。联想在08年到10年的净利润从4.83一路涨到35.9亿,3年翻了9倍。而到了2009年中科院挂牌出售了联想的29%股权,将这部分股权卖给了泛海控股。
联想改制是哪一年?
联想改制是2009年。
联想本身是中科院的,最初是靠倪光南的汉卡创业的,后来发现出电脑产品,联想决定走贸工技路线以销售为主,所以联想进行股权重新分配,因为引进了投资中科院计算所的股权被逐次稀释,到目前就算民企了。这个操作步骤表面上看是合理的,但其他方面争论的点比较多。
联想改制是2009年。
2009年2月,已经65岁的柳传志重新出山,担任联想集团董事长。他立马着手改组管理层,调整市场战略,并很快取得成效。当年年底,联想集团就扭亏为盈,稳住了局面。2011年11月,柳传志再次功成身退,将联想集团的帅印交还给了杨元庆。
柳传志是怎么把国企变私企的?
第一步,股权变更。当年柳传志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以管理层的名义用二点三三亿买下了百分之三十五分红权。中科院从百分之一百持股变成了持股百分之六十五,柳传志、杨元庆等联想管理层员工持股百分之三十五。
第二步,家族渗透。一九九七年,柳传志和自己的父亲,再加上几名港商一起创建了香港联想。待香港联想上市后,柳传志便将北京联想的无形资产全部打包进了香港联想,北京联想沦为空壳,但至少此时的联想仍在中科院手中。
直到第三步贱卖国有资产,泛海集团以二十七点五五亿的价格购买了联想近四十亿的股权,没人知道其中的十三亿流到了谁的手中。而后经过多轮改革,代表国资的中科院持股比例已经降至不足百分之三十,彻底失去一票否决权。而作为母公司的北京联想,在香港联想的持股比例也只有百分之二十四。
此时的联想已经沦为纯粹的民营企业
柳传志是谁提拔的?
1984年,柳传志在中关村与中科院计算所其他十名研究人员一起成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也就是联想集团的前身。所以说柳传志是自己创业,不存在谁提拔的问题。
柳传志对国家的贡献?
柳传志是中国知名企业家、联想集团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经济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下是柳传志对国家的一些贡献:
1. 创办联想:柳传志于1984年创建了联想,将其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电脑制造商之一,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联想的成功为中国电脑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推动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柳传志积极推动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他认为信息技术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他在公司的战略规划中,注重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3. 支持中国教育事业:柳传志一直关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他曾经捐赠资金和设备,支持中国的教育事业。
4. 支持中国公益事业:柳传志一直积极参与中国的公益事业,他曾经捐赠资金和设备,支持中国的教育、环保和扶贫事业。
5. 推动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柳传志积极推动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他认为只有通过国际化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因此他在公司的战略规划中,注重拓展国际市场。
总之,柳传志是中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他创办的企业上,更在于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和支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联想改革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联想改革历史人物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