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历史?

邹平,古称梁邹,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旧志记载,早夏曾封舜后姚姓为邹侯,在邹平之域设立邹侯国,隶属青州。楚汉战争后,汉高祖刘邦为巩固统治,分封诸侯,封功臣武虎为梁邹侯,于梁邹立侯国。今邹平县内有梁邹侯墓,这是邹平称梁邹的由来。

商、西周时为邹侯国地。春秋时齐景公筑邹之长涂,邹关(今隘阜口)之东始就平地,故名邹平。秦属临淄郡。西汉置邹平县(治所在今孙镇)、梁邹县(治所在今旧口),属济南郡东邹县(治所在今花沟),属千乘郡。东汉东邹县并入临济,邹平、梁邹2县自东汉迄三国魏均属济南国。西晋济南国改为济南郡,邹平县属之,梁邹县属乐安国。南朝宋废邹平县,而于梁邹城侨置平原郡,又于东南部侨置武强县(治所在今长山镇)、平原县(治所在今平原庄)。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平原县移治于西汉邹平故城,故改平原县为邹平县。同年,将武强县改名为长山县。均属齐州,后改称齐郡。唐武德元年(618年)邹平、长山2县属谭州,八年(625年)谭州废,改属邹州,不久邹州废,邹平、长山2县又改属淄州。北宋邹平、长山2县仍属淄州。景德二年(1005年)邹平县治徙至今邹平县城。今属山东东路淄州。元宪宗三年(1253年)析邹平、章丘各一部置齐东县,与邹平县、长山县同属济南路,中统五年(1264年)长山改属般阳路,至元2年(1265年)齐东县改属河间路。明初邹平县、齐东县属济南府,洪武二年(1369年)长山县改属济南府。清代相沿不改。

邹平苑城的历史由来?

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有关。当时,这里曾是齐桓公射猎的苑囿。据《长山县志》记载,高苑故城在县北二十里,相传为齐桓公之苑囿。汉置县,属千乘郡。时水西径西高苑故城南是也。今名苑城店,西北半里许,有二高阜,南北相对。

邹平为什么叫梁邹大地?

邹平,古称梁邹,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旧志记载,早夏曾封舜后姚姓为邹侯,在邹平之域设立邹侯国,隶属青州。楚汉战争后,汉高祖刘邦为巩固统治,分封诸侯,封功臣武虎为梁邹侯,于梁邹立侯国。今邹平县内有梁邹侯墓,这是邹平称梁邹的由来。

商、西周时为邹侯国地。春秋时齐景公筑邹之长涂,邹关(今隘阜口)之东始就平地,故名邹平。秦属临淄郡。西汉置邹平县(治所在今孙镇)、梁邹县(治所在今旧口),属济南郡东邹县(治所在今花沟),属千乘郡。东汉东邹县并入临济,邹平、梁邹2县自东汉迄三国魏均属济南国。西晋济南国改为济南郡,邹平县属之,梁邹县属乐安国。南朝宋废邹平县,而于梁邹城侨置平原郡,又于东南部侨置武强县(治所在今长山镇)、平原县(治所在今平原庄)。

邹平各村村名来历?

邹平县位于中国山东省,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以下是一些邹平各村村名的来历:

高庄村:传说中是因为村庄地势较高而得名。

梁家庄村:据说是因为该村的创始人姓梁而得名。

王家庄村:相传是因为该村的创始人姓王而得名。

杨家庄村:据说是因为该村的创始人姓杨而得名。

张家庄村:传说中是因为该村的创始人姓张而得名。

孙家庄村:相传是因为该村的创始人姓孙而得名。

赵家庄村:据说是因为该村的创始人姓赵而得名。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村庄名称及其传说,具体的来历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和故事。如果您对某个具体村庄的来历感兴趣,建议您向当地居民或相关历史文化机构咨询,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邹平历史文化研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邹平历史文化研究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邹平历史 邹平历史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