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弘扬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精神?
1、责任意识:有人说:“会计职业受人监管,却又有意无意地被假定应分担其监管者的部分责任,极易成为企业和监管者的代过者。
”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会计人员切不可以此作为自己逃避责任的借口。
虚假的会计信息毕竟是从会计人员手中产生的,无论有什么理由,这个责任恐怕是无法推卸的。
要想不代人受过,就必须坚持自己的责任。
当前的责任主要是:坚持原则,依法理财,依法核算,依法监督,真实、完整地向社会提供会计信息,尽职尽责,恪尽职守。
2、慎独意识:慎独,意思是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仍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去行事,坚持准则,不做任何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不道德的事情。
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又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
不要因为没有人看见,或者事情微小就放纵自己,一个注重品行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有越轨行为。
通过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可以更好地培养、锻炼坚强的职业道德信念和意志。
3、理财意识:这是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在会计道德观念上的集中反映。
它体现了会计管理活动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特点,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会计人员的特别要求。
4、节俭意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节俭的传统美德。
会计人员将节俭作为自己必备的职业道德,是不言而喻的,无须赘述。
5、管理意识:会计人员要树立参与管理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做好参谋。
经常主动地向领导反映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参与经营管理活动,不能消极被动地记账、算账和报账,要从账房先生、簿记人员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
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引领。创新是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坚持强化法治。法治是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可靠保障。
三,坚持服务发展。突出服务理念是会计工作的必然要求。
四,坚持文化传承。继承和弘扬会计传统文化是推进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五,坚持开放合作。对外开放与合作是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要建立会计人员电子诚信档案?
一、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可以教育引导会计人员和会计后备人员不断提升会计人员诚信意识。
二、强化职业道德约束,把好职业操守。针对会计工作特点,进一步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强化会计职业道德约束,引导会计人员自觉遵纪守法、勤勉尽责、参与管理、强化服务,不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督促会计人员坚持客观公正、诚实守信、廉洁自律、不做假账,不断提高职业操守。
三、提升诚信素养,强化诚信责任。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会计诚信教育,将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修内容,大力弘扬会计诚信理念,不断提升会计人员诚信素养,强化会计人员诚信责任。
四、建立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作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评审、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等资格资质审查的重要依据。加大激励与惩戒力度,充分发挥行为规范的约束作用,使会计诚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广大会计人员的自觉行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弘扬会计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弘扬会计历史文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