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基本考什么?
八年级历史主要学习从1840年++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共19大的历史。八年级历史主要考点:列强五次侵华战争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中国人民抗争事件;中国近代化过程、结果和启示;近代中国科技文化;新中国各阶段发展过程;新中国外交、科技、国防等发展;以及党的建设等等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是关于唐朝时期的历史,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唐朝的建立:618年,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哥哥李建成,成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3.玄宗时期的政治:玄宗时期,政治宽松,经济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4.安史之乱:755年,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这场起义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使得唐朝国力大为削弱。
5.唐朝的科技发展:唐朝时期,科技发展先进,农业生产大幅提高,唐朝的铁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
6.唐朝的文化:唐朝时期,文化繁荣,诗词、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唐朝的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唐朝的诗人: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出现了大量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8.唐朝的科技发展:唐朝时期,科技发展先进,农业生产大幅提高,唐朝的铁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上历史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1. 封建统治的腐朽:清朝末期,政治++,官僚腐化,经济衰退,民生疾苦,社会矛盾激化。
2. 西方列强的侵略:19世纪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朝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削弱了国家的++。
3. 民族危机:++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家,民众对清朝的统治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
4. 思想启蒙: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批具有民族觉醒意识的知识分子开始倡导变法维新、学习西方科技和制度,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
1.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党人和新军联合起义,推翻了清朝在湖北的统治。
2. 各省响应:辛亥革命爆发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成立临时政府,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3. 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退位,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
4. 南北和谈: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将政权移交给袁世凯。袁世凯上台后,与南方革命党人进行和谈,达成南北和解。
三、辛亥革命的意义
1. 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2.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 传播了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为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4. 促使中国人民认识到民族危机的严重性,激发了民族复兴的意识。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九课必背知识点?
第8课 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
(1)背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
(2)孙中山创建革民党
〈1〉兴中会:1894年,美国檀香山。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中国同盟会:1905年,日本东京。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机关刊物《民报》。
〈3〉革命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阐释为民族)建立民国(建立民主共和国,阐释为民权),平均地权(改革土地制度,阐释为民生)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
(1)武昌起义:1911年,标志着辛亥革命开始,
武昌起义成功带来的影响:仅一个月左右,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清朝的统治名存实亡。
(2)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1月1日,地点: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3、结果: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4、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各种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探索。
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八年级人教版世界历史考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八年级人教版世界历史考点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