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

第二种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中秋节的习俗有:祭月、赏月、拜月、观潮、燃灯、猜谜、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和玩花灯等。

古代中秋节的习俗?

1、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2、偷菜

在古代,许多地方流传着中秋夜“做贼”的习俗。皓月当空,夜深人静的时候,未婚少女们偷偷地出动了,她们蹑手蹑脚,借着月色摸到别人家的菜地上偷菜。

3、观潮

古代中秋习俗?

一、吃月饼

有资料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可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酥油,饴就是糖,月饼味道的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二、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美景,美不胜收。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风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风俗。

三、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又一中秋盛事。

四、玩兔儿爷

在民间,百姓们称玉兔为“玉兔儿爷”,这种称呼虽不如官方“太阴君”严肃庄重,但显得更为亲切。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玉兔儿爷实是庄重不足而游戏有余,尽管略显得对神不大尊敬,却反映了民间敬神心理的变化。

五、熬夜

民间相传,中秋夜越晚睡越长寿。所以,有人以此祈求长寿,但更多现代年轻人借此机会玩个通宵。

六、偷菜

相传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别家菜圃中的葱或其他蔬菜,就表示她将来会遇到一个如意郎君。台湾有句俗语“偷着葱,嫁好郎;偷着菜,嫁好婿”,指的就是这一习俗。

七、吃鸭子

我国西南的仫佬族讲究在中秋这一天买饼子、杀鸭子。南京的什么桂花鸭、咸水鸭、樟茶鸭也往往在这个时候卖得很旺。

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和传说?


1 中秋节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祭月活动,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
2 据传说,中秋节起源于周朝时期的夏禹,夏禹为了感谢月神赐予人类丰收,便设立中秋节,以祭祀月神。
后来,中秋节逐渐成为祭月、赏月、品尝月饼、赠送礼品等传统习俗。
3 中秋节的习俗包括赏月、吃月饼、赠送礼品等。
此外,还有猜灯谜、玩花灯、赏桂花等活动。
在中国的许多地方,中秋节还有不同的地方特色,例如南方地区的踏月、北方地区的博饼等传统活动。
总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节日。


1 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为了祭祀月神嫦娥而设立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习俗上,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赠送月饼等。
2 传说中,嫦娥是月神的化身,她因为违抗玉皇大帝的意愿,偷吃了不死药,最终被流放到月亮上。
因此,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会向月亮祈愿、祭拜嫦娥。
3 中秋节的习俗丰富多彩,不仅仅是吃月饼、赏月,还有猜灯谜、搓糖人、玩踩秋千等活动,这些都是民俗文化的体现。
同时,中秋节也是一个传递感情的节日,人们会通过赠送月饼、相聚团圆等方式表达思念之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中秋节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中秋节的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古代中秋节的习俗,古代中秋节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