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大峡谷有哪些历史?

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设置乳源县,因县北有溶洞产钟乳,洞中有源泉流出,故名乳源。

乳源大峡谷,又称粤北大峡谷,是广东省最大的峡谷,峡谷长达15公里,谷深300多米,属石英砂岩。主要景点保护藤龙潭景区、水卷寨景区、五瀑(腾龙瀑布、黄龙瀑布、银河瀑布、仙女潭瀑布、珍珠幕帘)等。

峡谷具有雄、奇、险、秀的独特景观。来这里除了能欣赏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妙之作,同时也能对你的体能进行一次测验。原来大峡谷所在地只是山沟中的小盆地,由于受到燕山造山运动的影响,令地壳承受地块抬升的扩张力,而使部分地块张裂下陷形成裂谷,距今已有1000万年的历史。

原来大峡谷所在地只是山沟中的小盆地,由于受到燕山造山运动的影响,令地壳承受地块抬升的扩张力,而使部分地块张裂下陷形成裂谷,距今已有一千万年的历史。

也因为乳源属于石灰岩地貌,所以大峡谷内有许多溶洞,而石灰岩与红色沙砾岩的成因非常相似,所以大峡谷的地貌与丹霞山的地貌非常相似。

大峡谷的两侧是高角度的绝壁峡谷,十分险峻,谷内出露的岩石为距今3亿多万年以前形成的沉积岩,以致密坚硬的石英岩为主。

大峡谷的顶端状似一只大埕,谷面宽约600米,平静的大布河流从东南向西北蜿蜒流过,流到这里突然腾空冲下,形成瀑布,其气势之磅礴,撼人心魄!

瀑布下有一深潭,潭水一直沿着大峡谷流出英德波罗镇,汇入北江河。

在离大峡谷约二十公里处,有一个国内罕见的石英砂岩洞--景峰洞,洞内奇石千姿百态,与石灰岩溶洞相比,风格迥异,独具特色。

英德红茶1959是什么意思?

英德红茶1959实际是英红九号,因为1959年第一批英德红茶面世所以也称为英德红茶1959。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6年,在中央的指示下,英德建立了规模较大的红茶商品基地。1959年第一批英德红茶面世,正式开始由国家统购统销,收购出口国外。

英德红茶的起源,1959年第一批英德红茶面世

  我们现在品的红茶基本上都是条索形的,那时候生产的红茶其实大都是红碎茶,英德生产了我国大叶种红碎茶第二套标准样。而且那时候的红茶老百姓不是随意都能喝得到,基本上都是供出口的。英德红茶以其色泽乌润细嫩,汤色明亮红艳,滋味醇香甜润,香气浓郁纯正等优异的品质,享誉中外,评价甚高。

英红九号是英德红茶中最受欢迎的一个品种。

英德红茶有许多品种,当地人将这些品种称为常规品种,一般在采摘的过程中,这些品种会混采,最终成茶就是英德红茶。

而英红九号会单独采摘,单独制作,这样成茶才能称为英红九号。

其实英红九号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引进的云南大叶中(1956年引进)分离出22棵无性系单株,当时“英红9号”的实际编号为“英茶17号”。

由于英德红茶知名度日渐提高,科技人员对入选的单株重新命名为“英红”系列,其中“英茶17号”正式定名为“英红9号”。

1985年,在湛江开展区域性试验。为便于书写推广,“英红9号”重命名为“英红九号”。

桂红的特点?

广西的工夫红茶,称为“桂红”。桂红工夫应是搭上了红茶复兴的班车,趁着茶文化再次崛起的契机,新研发出来的。毕竟红碎茶销往国内的少。想在国内红茶市场发声,需按照国人饮茶的口味,做出一款工夫红茶来,所以便有了“桂红”。

桂红工夫,与其他工夫红茶一般,外形也是条形。主要产地为广西百色市。桂红工夫条索肥硕,金毫显,香气馥郁而高长,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醇厚鲜爽,耐于冲泡。若用“浓强鲜”来形容桂红,一点也不夸张。南方茶中,大叶种的滋味普遍比较霸气,比如后面要介绍的广东英德红茶,之前介绍过的云南滇红等,皆是大叶种红茶中的代表。都很耐泡,且浓郁。

相比而言,桂红工夫的金豪更多,金灿灿很是招人喜爱。这种大叶种红茶相比小叶种来讲,经得起高温的冲击,但由于红茶易酸,高温后必定是快速出汤,否则茶汤酸涩,难以下咽。我个人的喜好,是不管什么红茶,都偏爱稍低的温度,慢慢闷出滋味来,通常都会尝到温柔的甜味,绵软并饱满的汤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英德的红色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英德的红色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乳源大峡谷有哪些历史_英德红茶1959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