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被越国所灭,留给后人什么样的历史教训?
要说吴国被越国灭亡的历史教训,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吴国灭亡的过程。
吴王夫差在征服越国之后,醉心于争霸中原。数次征伐齐国、鲁国,虽取得部分胜利,但也消耗了大量国力军力。而此时的越国,从国王勾践到普通百姓,都在卧薪尝胆,为报仇积蓄力量。公元前482年(夫差十四年)春,吴王率军队主力北上与诸侯盟会于黄池,想称霸中原。勾践抓住机会,大举伐吴,攻进吴国并俘虏吴国太子。最终,夫差争霸不成,反被越国所灭。
综观吴国由强转弱,乃至灭国的过程,我个人总结以下了三点教训:
1.国虽强,好战必亡。
吴国战胜越国之后,军事实力达到顶峰,国力强盛。实力的扩大也助长了吴王夫差称霸列国的野心。为了实现这个野心,他几次出兵攻打齐国,鲁国,极大消耗了自身国力,给了念念不忘雪耻的越国以可乘之机,吴国也成为夫差争霸野心的陪葬品。
2.亲贤臣,远小人。
吴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有季札、孙武、伍子胥等人的辅佐。季札品德高尚,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孙武、伍子胥都是杰出的军事家。正是重用这些杰出人才,吴国才打败越国,有了争霸的资本。后期夫差宠信伯嚭,而这个人好大喜功,贪财好色。为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安危,内残忠臣,外通敌国。正是在他的谗言下,夫差杀了伍子胥,自毁长城,使吴国慢慢走向了灭亡。
3.除恶务尽,不留后患。
夫椒之战后,吴国本可以一举灭了越国,永除后患。伍子胥深知勾践为人能坚韧吃苦,力劝夫差杀掉勾践。夫差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建议,而是听信收了越国贿赂的伯嚭之言,答应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给越国留下了复仇的火种,结果把自己葬送在越国复仇的冲天大火中。
从错误里吸收教训的名人事例?
刘邦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汉朝采用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东汉看到西汉土地兼并的弊端,开始限制这个问题。唐朝吸取隋朝穷兵黩武的教训,开始推崇文教。宋朝吸取唐朝后期的大家族、外戚专政的教训,采取不杀读书人的政策。
明朝吸取过去宦官干政的教训,专门在宫殿门口贴了一个牌子,规定宦官不能接触政事…… 历史的发展,正是吸取之前的教训,因为这样能让人们少走很多弯路。就是用别人的教训充实自己的经验宝库。 别人的教训,是自己的免费经验;别人的智慧,更可以直接变为自己的智慧。这个道理,哈雷摩托的管理者深有体会。
“洋务运动”的历史教训是什么?
历史教训:
1.洋务运动并不触动++的社会制度,只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引入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此不可能取得根本性成功。
2.洋务企业的利润,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洋务派没有成为真正的企业家、资本家,而是形成了垄断企业,以此作为自己在旧的统治制度中争权夺利的资本。
3.洋务派办的企业,管理方式落后,导致成本高、亏损大、产量低、质量劣,形成营私舞弊,++中饱,用人惟亲,冗工滥食的局面。这是用封建制度经营新式企业的必然后果。实践证明,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就完全办不好近代新式企业。
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给我们的历史教训是什么?
反映出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当时的中国走资产革命是走不通的,资产革命不能改变中国社会性质,资产阶级没有探索出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救国救民的道路,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的教训下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的教训下篇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