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唐家湾唐姓起源?

唐家,即今珠海唐家湾,过去指后环至银坑海湾,今泛指六组至银坑一带海湾,其中以唐家村为中心。

唐家古称“釜涌境”,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该地区生活。北宋末年,“距香山横山矶(今中山横门)偏南约百里之釜涌境,海隅有银矿,庶民争赴开采,至有举家迁徙者,皆居于海边之渍地”'而后人口日众,成为附近区域的中心。1930年到1934年间,中山县政府曾驻扎于此。建国初期,海岛管理处、渔区人民政府、珠海县人民政府、珠海人民公社也先后设在唐家。至今,唐家湾镇已有户籍人口三万多,其中唐家人口近六干,唐族是该区域的第一大姓。

咸淳七年(1205年),唐族始祖居俊公曾在今唐家湾一带小住,虽然因政治局势动荡没有留居,即“为避胡妃之祸,有南雄珠巷迁居新会”,但唐家一带也给他们家族以很深的印象,其孙康顺公以之为定居之吉地,其玄孙子英公在明初来唐家乡,其后代虽有迁徙变故,但广礼、广通、广达三房最终定居在唐家。明嘉靖年间,唐族另一支——由兆九公后人形成的森轩房从外县迁回唐家村,与从新会迁回的兆八公后人组成的豪杰房及子英房汇合,成为唐族三大房,“最终实现“合族而居”。

而后,唐家唐族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当地举足轻重的大族。首先,人口益众。到晚清同治、光绪年间,单唐家、鸡山两村的唐姓人数已经达到两千多人。由于唐族人口的日益增长,本地地名由原来的“釜涌境”、“塘家”被改称为唐家。其次,日渐富庶。乾隆元年(1736年),唐家唐氏捐银为始祖居俊公建祠堂,动员了全族的力量,才捐到二十五两八分银子,一直拖了44年才能建成。而近代之初,唐家唐氏“合族财气勃然,胜于前日百倍”。

揭阳市姓唐的地方?

唐氏宗祠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惠城镇西一社区田中直巷27号。据碑记记载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唐姓族人为奉祀先祖而建,坐北向南,大门向东南。为三间三进,面阔12米,进深26.45米,建筑面积315平方米。明次间抬梁式结构,土、石、木构筑,硬山顶。内保存有清乾隆年间重修祠堂碑记,对研究清代潮汕祠堂建筑有一定的价值。

祠堂文化还有必要去传承和发展吗?(家谱国际)?

我是吟风者,欢迎大家关注我。

祠堂文化当然有必要传承和发展了,现在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丢的也差不多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全球的人类在生活的方式上趋于相同。那该多无趣啊!一个民族一定要保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才可长久发展,不被泯灭。

举个例子,我觉得美洲的印第安人基本上已经灭绝了,不是说印第安人已经没有了,而是说现在即使是活着的印第安人已经被西方文化同化了。同样是吃饭喝水,你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化,有在大街上和西方人有啥区别?(记得看过一个视频,一个印第安人在繁华的大街上,吹着一首曲子《最后的莫西干人》显得特别的孤独凄凉)

珠海唐家湾唐姓起源,唐氏祠堂历史文化


所以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可丢,那么我国的传统祠堂文化当然也有必要传承和发展下去。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一下,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是最恋家的民族,即使在国外过的再好再有地位,到了一定时间还是要落叶归根的,因为我们知道那里不是我的家。我的爷爷不在那里,我爷爷的爷爷也不在那里,我的根不在那里,我们的根在老家!造成这种浓得化不开的恋家情节的一大原因就是因为,从小时候老在里面玩耍的家族祠堂。

珠海唐家湾唐姓起源,唐氏祠堂历史文化


祠堂是祭祀祖先或者是先贤的地方。求的祖先保佑,向祖先述说一年中家族的事物,求祖先保佑家族人丁兴旺,向祖先述说谁家的孩子又出息了等等。

一些重要的仪式也要在祠堂办理,比如婚丧嫁娶等。这些重要仪式的意义只有在祖先的关注下才变得特别庄重,有意义。

祠堂还是是家族内部商议重要事物的场所。(这点在电视剧《破冰行动》就很有体现)

珠海唐家湾唐姓起源,唐氏祠堂历史文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氏祠堂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氏祠堂历史文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