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什麽习俗?

1、秋千之俗

荡秋千流行于唐代寒食节、清明节,它对体力要求不大,场地也不受限制,动作轻盈,姿势优美,深受妇女尤其是宫女们的喜爱,在宫廷之中又被称为“半仙之戏”,可见推崇之盛。

王维就写下过“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的名句。在当时,人们相信荡秋千能荡走妖魔和邪病,换来平安吉祥,家家户户都在秋千的横梁上系上红布,《全唐诗》中也留有30多首描写妙龄少女荡秋千场景的诗作。

2、送别之风

我们经常看到唐诗中有送别的场景,其实送别也是唐代流行的民俗之一,在关口、渡口、郊外、灞桥、驿站、边塞等地,有大量带着歌舞、好酒送行的人群,有时候一送就是十几里,简直就是短途旅游,也因此,唐代酒楼歌肆的生意特别红火。

3、蹴鞠之风

唐代流行足球大家都知道,唐景龙年间,吐蕃派遣使者到长安迎娶金城公主,唐中宗李显特在梨园亭中与使者共同欣赏蹴鞠比赛;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多次到御楼观看蹴鞠竞技比赛,马匹长期奔腾训练,竟然有多匹累死的事情发生。

4、歌舞出游

在边塞地区,++向胡人传授农耕、织布技术,边塞民族则分享游艺歌舞、琵琶长笛等乐器;唐代的营州地区崇尚武艺,男儿年金十岁就弓马娴熟,喝酒豪爽千杯不醉,有“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的说法。

此外,唐代节日民俗中外出游乐是重要内容,重阳节登高就十分流行,宋之问、韩愈等都有登高诗作传世,举家爬山游玩在当时是周末必备的家庭娱乐项目,长安大。雁塔、曲江一带都是经常去。

哪些节日是从唐朝开始的?

中秋节起源于唐朝,一般是指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又称“拜月节”、“女儿节”、“追月节”。在我国,多个民族内都有此节,并非是汉族独有的节日,有些地区,也会将八月十六作为中秋节。既然是过中秋节,那么有一样东西不可或缺,那就是好吃的月饼了。

唐代国家仪式包括哪些?

比如唐朝的“叉手礼”,其礼仪流行在唐宋之间,属于后辈对长辈的敬重礼仪,见面时后辈会对前辈,举手双手交叉,掌心朝身体,来做出叉手礼。宋朝文人曾写有一本《事林广记》的古籍,里面描述了叉手礼的过程:

“凡是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握右手拇指,而左手小指需朝着右手腕,左手大拇指朝上,右手四指皆笔直,如右手掩住其胸,收不可太着胸,需稍离二到三寸左右,此乃才为叉手法”。

叉手礼

在唐朝开始流行使用,并且沿袭到宋朝,特别是一些政府机关,上峰高管对底下官员派发任务的时候,下属官员需要行一个叉手礼,然后嘴上要回复一声:“喏”,跟现代的:“是”一样道理。此喏非唯唯诺诺的诺音,正确念法是“惹”。估计是想表达下官也惹了这事情。近期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就出现过这种唐朝的“叉手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观摩一下。

递名刺

唐朝由于经济繁荣,天下太平,子民们之间的人际交往开始频繁。此时有身份的、有职务的唐朝人就会叫人专门制作一种象征自己的身份跟职业的身份牌,叫做“名刺”。而该种重视礼貌的礼仪,一般成为唐朝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很多时候前去别人府邸拜访,下人不认识来者,又不能直接放其进去,于是来访之人就递上一张名刺,让下人传给主人,主人看后就明白,来者是谁了。

另外,有的书生为了让监考官注意自己的文章,于是也会经常给对方递名刺,以便留下深刻印象,让对方多关照自己。话说,当时有一位卢杞的书生,此人为了把自己推广出去,就每天背着几百张名刺混迹各种场所,凡是遇见有权有势之人,就上前跟人家互递名刺,最终通过此方式,结识了一个监考官员,使得他在科举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还以此成为了朝廷命官。看来自古到今,递名片这种礼貌交际方式确实很重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代的节日与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代的节日与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哪些节日是从唐朝开始的,唐代的节日与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