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献县的献王指的是哪位古代人物,有人知道吗?

西汉时期孝景帝的二儿子刘德献县:献县隶属河北省沧州市,北靠京津,东临渤海,南通中原,西接石家庄,是京津冀都市圈、环渤海经济圈县市区之一。总面积1174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1个国营农场,500个行政村,2013年,献县总人口62万人。2013年,献县辖4个镇、13个乡、1个民族乡。 刘德:①(公元前171年�D公元前130年),汉景帝刘启第二子,废太子刘荣同母弟,母栗姬,西汉宗室、藏书家。②刘德在汉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四月,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河间王(今河北省献县)。③刘德对古文化宝贵遗产的保存和延续做出的巨大贡献是分不开的。刘德为王26载,始终没有卷入诸王争权的政治漩涡,而将其毕生精力投入了对中国文化古籍的收集与整理。现今留传后世的影响很大的《毛诗》和《左传》,应是刘德之功绩。④后刘德因遭武帝猜疑而终忧悒成疾,于公元前130年逝于封国。汉武帝念其功劳,遂赐谥为 "献王",当地人则俗称之为 "献书王"。刘德死后葬于封疆之内,其陵寝即此地的献王陵。

沧州三国名人?

沧州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在汉末三国时期分属于冀州刺史部和幽州刺史部。据不安全统计,籍贯为该市的三国名人共有七位。其中,沧州市下辖的献县三人,沧州市代管的任丘市四人。

第一位献县籍名人名叫沐并,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廉吏。沐并早年丧父,生活艰辛。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袁绍夺取冀州后,沐并步入仕途,在冀州任职。在此期间,沐并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深得百姓爱戴,廉吏的美名慢慢传开。此后,沐并又加入了曹操集团,并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进入曹操丞相府担任军谋掾一职。

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沐并担任成皋县县令时,校事刘肇向县吏索要谷物。当时,成皋正遭受严重的蝗灾和旱灾,谷物歉收,县吏拿不出谷物。刘肇大怒,公然冲进沐并府第大骂。沐并气愤不已,持刀冲出欲将刘肇逮捕。刘肇见势不妙,仓皇而逃。回到京城后,刘肇在魏文帝曹丕面前诬陷沐并,不明真相的曹丕下诏将沐并逮捕。虽然此事后来得到++,沐并官复原职,但沐并在随后十余年间的仕途陷入停滞。直到曹魏正始年间,沐并才得到魏帝曹芳的提拔,先后担任长史、济阴郡太守、议郎等职。数年后,沐并病逝。

第二位献县籍名人是名叫董承,是汉献帝刘协的岳父。董承原本是董卓女婿牛辅麾下的将领,后随李傕、郭汜等人一起攻克长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汉献帝东归洛阳,时任安集将军的董承跟随左右,负责保护汉献帝及朝臣的安全。在此期间,董承多次与李傕、郭汜爆发激战,直到第二年年初才将汉献帝护送至洛阳,董承也因此被汉献帝晋升为卫将军之职。

河北沧州献县的献王指的是哪位古代人物?

汉代丞相匡衡

献县汉墓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距沧州市70公里。献县自西汉建立河间国,直至南北朝时,一直是王封之地。1937年以前,献县辖境面积较大,境内号称有大小七十二冢。从现存古墓来看,多集中在河城街和十五级乡,河城街是汉代河间王的都邑所在地,汉代 古墓多是有道理的。古墓有两个特点,一是几个大墓集中在一起;二是大墓旁还有小墓,可见墓与墓之间有历史渊源。见于史藉者,境内汉墓 主要有献王墓、孝王墓、刘淑墓、刘英墓、毛公墓、贯公墓等。古汉墓修为高台,在当地亦有俗称,如河城街西的云台山、小屯村东的万层 山、九张庄附近的九连山、傅庄附近的百草山、窦三疃附近的五王山、双岭村西的丹陵等等。

献县城东10公里的云台山,高20米,占地2.3万平方米,是汉代丞相匡衡之墓。匡衡年少时家贫,为读书曾“凿壁偷光”、“萤囊映雪”。

当丞相后,两袖清风,爱民如子。死后人们纪念他,自愿为他修大墓,男的肩担、车推,女的手捧、袄包,用土筑成“比云彩高的山”,故名云台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河北献县历史人物有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河北献县历史人物有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河北沧州献县的献王指的是哪位古代人物 有人知道吗 河北献县历史人物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