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在明清时期的称呼?
郑州在明清时期被称为郑县,但依旧保留市级规模。
扩展资料
郑州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地处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下游,居河南中部偏北,东接开封市,西依洛阳市,南与许昌市、平顶山市接壤,北隔黄河与新乡市、焦作市相望,介于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
郑州市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底,下辖6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全市总人口988.1万人。2017年郑州地区生产总值为9130亿元。郑州市地处中原腹地,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位于中国地貌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交接过渡地带。
郑州古代四大名楼?
郑州,简称郑,古称商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今天我们来看一下郑州的四个古代建筑和遗址
第一个: 商代遗址,隶属商代早中期都城遗址,坐落于如今的郑州市管城区老城以及北关一代带,总面积达25平方千米,1950年考古学家韩维周首次发现并报告省文物部门,1952年第一届考古人员采集标本,并于1955年发现城墙遗址并确定为商代古都保护起来,1959年郭沫若看完商城考古工地后认为此处可能是仲丁迁的慠都
一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1986年的6月,文物部门发现了一段南北走向的夯土墙,这个消息立刻引起重视,并马上阻止抢救性发掘,随即出土了大量商代青铜器和骨器制作……
1984年成立了郑州商代遗址保护所
2011年郑州人民政府规划了1.5平方公里为商城遗址保护核心区
2015年5月,郑州商城遗址保护所在古城墙外面,加了一个土黄色的保护壳,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商城遗址
第二个:宋陵,既北宋黄陵,位于郑州西70公里,是中国中部地区比较大的皇帝陵墓群,北宋共有九个皇帝,其中七个皇帝和宋太祖之父赵宏殷的陵墓,都葬于此,所以也有人称七帝八陵,主要包括西村陵区,蔡庄陵区,县城陵区
第三个: 郑州文庙,是郑州历史最久,占地最广,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据《郑州志》里面的记载,郑州文庙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是全国仅次于曲阜孔庙的第二古老的古庙建筑,元初期郑州文庙占地37亩,元顺帝正六年,也就是1346年,按照原来的样式重建,到了明清两代又多次重建,但是一直到了光绪二十二年,也就是1896年,文庙遭遇大火,建筑几乎毁废,至此,文庙又经过修复后但是规模远不如之前,后来仅存大成殿和两座古建以及几间小的厢房
豫东的历史?
一、前黄河时代
话说豫东(开封、商丘和周口)
(一)上古的文明
豫东是三皇五帝活动中心地带。淮阳有太昊陵,商丘有燧人氏陵、帝喾陵;淮阳是伏羲、神农氏炎帝建都之地,商丘是颛顼、帝喾建都之地;另外还有西华的女娲城,柘城的朱襄氏,虞城的仓颉墓,宁陵的葛天氏和睢县的有巢氏等。
话说豫东(开封、商丘和周口)
豫东还是夏商都城之所在。据研究,夏建都老丘(今开封国都里村),是夏建都时间最长的都城。商丘是殷商之源,商朝、商业、商文化发源于此,商汤初都为南亳,位于今商丘。
话说豫东(开封、商丘和周口)
话说豫东(开封、商丘和周口)
(二)圣人的沃土
豫东诞生了中华圣人文化圈。这里是老子(鹿邑)、庄子(民权)、墨子(商丘)、惠施(商丘)和孔子(夏邑为祖籍地)等圣人的故里。西汉时,司马迁游梁宋,感慨此地“重厚多君子,有先王遗风”。
话说豫东(开封、商丘和周口)
豫东能诞生诸多圣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土壤。西周时期,这里是宋、杞、陈的封地,宋是商的后裔,杞是夏的后裔,陈是虞(舜受尧禅让建立了虞)的后裔,各分封诸侯国,文化水平较高。孔子曾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见杞宋是孔子心中的文献所在地。此地位于大国诸侯争霸的战场所在,宋国举行了两次弭兵之会,杞国诞生了杞人忧天的故事,这里的人看透了悲欢离合,灾难多,容易悟透人生,所以出现了大智若愚的老庄。
话说豫东(开封、商丘和周口)
(三)侠客的故乡
这里诞生了司马迁、李白心中的英雄信陵君。“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李白的《侠客行》荡气回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信陵君窃符救赵,侯嬴++,千古流传。刘邦亦视信陵君为偶像,模仿信陵君,开创一代大汉王朝。豫东由于黄泛多乞丐、流浪者,但许多人身上有侠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郑州明清历史故事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郑州明清历史故事简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