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运河的来历?

根据《苏州河道志》记载,运河苏州段的起源,要一直追溯到春秋时期。在此之前,苏州周边的自然水系,主要由吴淞江、娄江和东江构成。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建阖闾大城开挖环城河,以城外自然河流水系为依托,引太湖水进城内外,沟通内外城河,形成四通八达的水上交通系统。

《江苏交通史话》记载,8年后,也就是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初,吴王阖闾命伍子胥督役开凿胥溪。这条胥溪起自胥门,入太湖,再经宜兴、溧阳、高淳,在安徽南部的芜湖注入长江,全长约225公里。通航后,吴国六万水军在阖闾亲自指挥下,悄悄西进,十一天行军350公里,突然出现在楚军面前,五战五捷,攻破楚都郢。有专家考证认为,这条胥溪,当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人工运河。苏州胥门和胥口之间的胥江,就是古胥溪的起始段。

又过了11年,也就是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继位,决定北上争霸,遂下令自阊门外环城河处开河通运。这条水道向西至枫桥后,再向北一直到太湖东缘,即今天望亭的沙墩港,经无锡至武进奔牛镇的孟河汇入长江,全长170余里。而一直被认为是大运河发源地的邗沟,则是吴王夫差到公元前486年才开始修建的。

汉武帝年间(公元前140年),为了输送贡赋,苏州地方疏浚沿太湖东缘的水道,并以东环城河向南延伸至吴江,接通了今天的运河苏嘉段。

至此,大运河苏州段的前身成形。

到隋炀帝时,拓浚了自沙墩港至油车墩的水道,成为大运河苏州段。从此,苏州也随着大运河上来往船只的日益密集,而越发繁荣起来。

京杭大运河历史人文精神?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南北水上交通大动脉。在大运河的滋养哺育下,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崛起。运河沿岸的文化景观、民俗文化和文人墨客都显示出独树一帜、底蕴深厚的大运河文化。

在中华辽阔的国土上,纵横流淌着无数的巨川大河──长江、黄河、淮河、海河……但它们都是大自然神奇造化的产物,唯有横贯我国东部,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用血与汗、灵与肉开凿出的一条举世无匹的人工水道。

大运河两岸如明珠般镶嵌着一座座享誉中外的文化名城,能够体现这些城市文化底蕴的,首先是凝固在它们身上活生生的历史——文化景观

北京、天津、镇江、苏州、扬州、杭州……大运河两岸如明珠般地镶嵌着一座座享誉中外的文化名城。而作为这些城市象征,或者说能够体现这些城市文化底蕴的,首先是凝固在它们身上的活生生历史——自然风光和人文精神浑然一体的文化景观,而这些文化景观,许多是由大运河的“文化之水”滋养哺育的。

古称“东昌府”的山东聊城,当年京杭大运河的九大商埠之一。位于旧城中央的光岳楼,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是古聊城的标志。其独特的风格丝毫不逊色于岳阳楼和黄鹤楼,只是由于未出现崔颢的《黄鹤楼》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那样的千古名篇,才未显其名。而蜚声海内外的海源阁,曾是聊城文化发达的象征。海源阁系清代江南总督杨以增创办,是我国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其规模之大,只有江苏常熟的铁琴铜剑楼才能与之相比,有“南瞿北杨”的美誉。海源阁藏书多为极其珍贵的宋元刻本和抄本,还有不少为海内外孤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无锡运河历史文化内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无锡运河历史文化内涵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姑苏运河的来历_京杭大运河历史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