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历史人物陈轸结局?

没有记载。

陈轸早年在秦国为官。秦惠文王十五年(前323年),陈轸出使齐国时,为齐国说服楚将昭阳退兵。

后因与张仪争宠失败,于约秦惠文王十六年(前322年)离开秦国,到楚国为官。楚怀王十年(前319年),帮助公孙衍升任魏国相国,促成五国伐秦;

楚怀王十四年(前315年),用缓兵之计化解了秦韩攻楚的危机;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劝楚怀王勿中张仪离间齐楚之计,没有成功;

楚怀王二十一年(前308年),劝楚怀王对宜阳之战袖手旁观。后因楚廷党争,再次离开楚国。

周赧王十五年(前299年),游说三晋和齐国达成合纵,促成齐魏韩三国伐秦之举。此后其事迹未见史书记载。

史书没有记载。陈轸,战国时期纵横家。许多成语,从他而来,比如画蛇添足、卞庄刺虎。陈轸凭借口舌之利,为齐国击退楚国大军。甚至张仪要陷害他,都被他巧妙地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化解。即便是强大的秦王,也经常听他的主意,甚至还因此大败敌国。

赢渠梁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祖宗十八代,上九代中,父亲为“一世祖”,所以嬴渠梁(秦孝公)是秦始皇的五世祖。换句话说,嬴渠梁是秦始皇曾祖父秦昭襄王的祖父

赢渠梁是秦始皇的什么人,宋代宜阳历史人物



这几个人一起构成了贾谊在《过秦论》中所说的一句经典之话,叫: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按秦王国君代数,从秦孝公到秦始皇中间一共经历了六代,所以叫六世。但是按辈数,则是五代。为什么少了一代?看过大秦帝国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方便大家理解,做成世系流程图,如下。

赢渠梁是秦始皇的什么人,宋代宜阳历史人物

秦国崛起于西北高原,那是在内忧外患之中,当时的西北,西部是犬戎集聚。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秦人披荆斩棘,发展壮大,一步又一步站了起来。到秦襄公一代,因救周,并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有功,所以位列诸侯。秦穆公时代东征西讨的锻炼,秦国得到了夏花绚烂般的繁荣。但百年衰落。

秦人生于忧患,战国时代的弱肉强食,会因此继续衰落下去,直到灭亡,还是向东扩张?秦孝公以下求贤令的方式作出了答复。求贤求贤求贤……求到卫鞅。君臣一心,商鞅变法就此让秦国开挂的走上崛起的道路。

赢渠梁是秦始皇的什么人,宋代宜阳历史人物



孝公离世,儿子嬴驷即位,虽说他杀死了变革的大功臣商鞅,但“秦法未亡”,而是奉行,并继续发展。上演了合纵连横的波澜故事。嬴驷死后是为秦惠文王。

再就是嬴荡上位,不过四年,便举鼎身亡,成为继晋景公掉厕所淹死的又一道十分靓丽的风景线。是为秦武王。

武王无子,秦君在嬴驷剩下的几个儿子中角逐诞生,燕国为质的嬴稷回国即位,在其母芈八子的手腕下,立稳脚跟。是为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寿命较长,他儿子嬴柱就是这样熬死的,即位三天后离世。

唐朝的韩休是什么人物?

韩休(673年-740年6月8日),字良士,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凤阁舍人韩大敏之侄,洛州司户韩大智之子。韩休出身于昌黎韩氏,制举入仕,后被举为贤良,历任左补阙、主爵员外郎、中书舍人、礼部侍郎、虢州刺史、工部侍郎、尚书右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韩休受到中书令萧嵩的举荐,担任黄门侍郎、同平章事。

他生性刚直,数次犯言直谏,因与萧嵩产生矛盾,被罢为工部尚书。后加太子少师,封宜阳县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韩休病逝,时年六十八岁,追赠扬州大都督,谥号文忠。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又追赠韩休为太子太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宋代宜阳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宋代宜阳历史人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