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佛图关的由来?
佛图关,位于重庆老城西,地势险竣,两侧环水,三面悬崖,海拔388米,自古有"四塞之险,甲於天下"之说。为兵家必争的千古要塞。重庆半岛三面环水,古代涨水季节不可卒渡时,出入重庆必经佛图关至二郎关一线要道。
《巴县志》记载:“渝城三面抱江,陆路惟浮图关一线壁立万仞,磴曲千层,两江虹束如带,实为咽喉扼要之区,能守全城可保无恙。”佛图关。旧时出重庆城,沿东大路上成都,这是唯一的陆路关隘,出了浮图关才算出了重庆城。
由于遗存唐宋以来的石刻、佛像、佛来洞及各时期碑文。《佛图关铭》、《佛图关》、《清正廉明》等多种记事碑铭,及岩壁上刻有摩岩石刻佛像,故名浮图关,后更现名佛图关。今佛图关以前称浮图关,"佛图、浮图"源于楚语"於菟(wu tu,虎)","浮图、佛图"关即"於菟"关、"虎"关,此地在山岭脊梁,悬崖绝壁,易守难攻,形似老虎把守。其根由是古代三苗一支溯长江西进到达今浮图关,以"於菟"命名此地。后来古代楚人攻占此地,命名"於菟",意为"虎牢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佛图关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佛图关历史故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