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宁阳出了那些名人?

古代

  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今宁阳鹤山乡人)。字子渊,亦颜渊, 孔子最得意++。《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不幸早死。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在今宁阳鹤山有颜回庙!

  疏广(? -前45),字仲翁,祖籍东海兰陵人。其曾祖迁于泰山郡钜平(今宁阳县东部)。西汉名臣。

  戴封(生卒不详),东汉济北郡刚(今宁阳县)人。东汉和帝时官至太常,居九卿之首。

  刘桢(186-217),字公干,东汉末东平国宁阳(今宁阳县磁窑镇海子村)人。东汉著名文学家。为“建安七子”中的佼佼者。

  许彬(1385-1461) ,字道中,号养浩。明太常正卿。祖籍安徽砀山人。许彬的祖父许成为避战乱,举家迁居兖州宁阳县(今宁阳县)东庄。其父许仲德再迁至宁阳县城居住。忠厚诚实,有坚韧不拔的个性。学馆受业造就了"学痴"的雅称,少年时与当地才子王贤齐名。明成祖永乐九年(1411)中举,永乐十三年考中进士,次年封为翰林院庶吉士。1425年升为检计,又升为修撰,参与编修明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两代帝王的实录。

名字带桢的名人?

刘桢(180―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诗人。他的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

东汉建安年间,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魏文帝兄弟几人颇相友善,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

建安二十二年 (217),刘桢与陈琳、徐干、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4卷,《毛诗义问》10卷,皆已佚。明代张溥辑有《刘公干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喻。

建安二十二年 (217),刘桢与陈琳、徐干、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

建安十六年(211年)后,辅佐曹丕

有赵祯,刘桢,钱世祯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

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为皇太子。乾兴元年(1022年),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

苑姓名人堂?

苑何忌

春秋时齐国大夫。即苑子。齐景公曾以公孙青使卫知礼,遍赐诸大夫酒,他辞而不受,说参与了对公孙青的赏赐,日后必然并受其责罚,自己不敢贪受君王赏赐以干犯先王。齐景公三十二年(前516),率兵与鲁战于炊鼻(今山东宁阳境内),曾割去鲁兵林雍的耳朵,又砍断其一只脚。

苑康

东汉臣。字仲真,勃海重合(今山东乐陵)人。受业太学,与郭林宗友善,为名士“八及”之一。初举孝廉,历颍阴令、太山太守等职。施严令,豪强莫有敢犯者。因惩治宦官侯览党羽,被流放日南。太山羊陟等为之诉冤,还本郡。卒于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宁阳历史文人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宁阳历史文人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古今宁阳出了那些名人 宁阳历史文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