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史以来人口总数?
各个朝代的真实人口数据究竟是多少,有没有可能获得一个比较可靠的数字呢?历史地理学家尤其是历史人口学家通过细致的研究,大致推测出了一个比较接近历史真相的人口数据。当然,他们的成果也不能说一定就与历史事实完全相符,但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数据,应该说还是比较可信的。
下面我们根据蓝勇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2002年版),盘点一下学者给出的历史人口数据:
一、战国、秦朝:大约2000万
二、西汉后期:约6000万
三、西晋:约3500万
四、南北朝:南北总计约5000万
五、隋朝:最多时约5600万——5800万
六、唐朝:开元年间人口峰值约8000万——9000万
七、五代十国:总共约3000万
八、北宋:宋徽宗前期,宋12600万、辽900万、西夏300万,总计约1.38亿人

9、南宋:13世纪初,南宋8060万、金5600万、西夏300万,总计约1.4亿人
10、元朝:约8500万
11、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约2亿人
12、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4.3亿人
中国历史悠久人口分布?
中国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历史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与制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使中国各地的人口分布差异显著。
1、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人口逐渐稀少。中国人口的分布极不均衡,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在东南部地区,西半部人口稀疏分散。
2、平原地区人口稠密,随地势增高人口渐少。中国人口分布除在水平方向上极不均衡外,在垂直方向上也呈现出平原区人口密集,由平原向周围的丘陵、高原和山地,随地势增高存在人口递减的规律。
3、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乡村。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中国的工业生产水平不高,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人口比重小,农业在全国人民的经济活动中仍然占据优势,这是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特征,也是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这种情况对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面貌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中国历代人口分布是古代夏、商两朝,居民活动地区主要以现在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黄河两岸为中心。当时黄河经常决口,商代曾多次迁都。
周朝兴起于丰、镐、基础在渭河流域,诸侯散布于黄、淮流域各地。
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诸国兴起于长江两岸。
秦以渭河流域为中心,先后吞并东方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当时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主要仍在黄河中下游地带,版图已扩展到长江以南,最远达到五岭以南。
中国历史上7次大规模人口迁徙?
中国历史上重大的人口迁徙事件,主要原因是战乱、灾害、瘟疫等所致,有七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而每一次迁移都对历史产生了的影响,可以说是不可磨灭的,因为直至今日我们依旧在被影响。
一、“永嘉丧乱”时期
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这次南迁人口约90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促进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二、“安史之乱”时期
发生在唐代,约有100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我国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达到均衡。
三、“靖康之乱”时期
发生在北宋,1125年金灭辽开始南下攻打北宋,黄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每次大的战争都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移,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北、四川,这是北宋末年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阶段。
四、“金完颜亮”时期
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合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
五、“蒙古兵南侵”时期
忽必烈登上汗位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迁入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了解中国历史和人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了解中国历史和人口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