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的初期,中期,晚期是怎样划分的?

战国初期应该是到公元前341年齐魏“马陵之战”为止,由魏国独霸转为七雄并立。

战国晚期,是秦国昭襄王用范睢为相,采用了“远交近攻”之计,破坏了各国的“合纵”,加强了秦国的国力,军事,成了战国时期的第一强国开始。如果要明确个时间,个人觉得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结束比较恰当。

战国和春秋划分?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春秋与战国怎么划分?

通常来说,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划分是以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但是对于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历史上一直存在很多争议。

常见五种说法有:

1.分界线是公元前481年。这一年刚好是《春秋》这本书的绝笔之年。

2.分界线是公元前479年。这一年孔子逝世,宋代有诗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天带走仲尼,诸侯纷纷灭”。

3.春秋的结束时间为公元前476,战国的开始的时间为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

因为郭沫若等历史学家根据历史的断代认为,公元前476之前为奴隶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这也就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

他们的依据还有司马迁的《史记》,其开始来记叙“六国时事”的时间也是周元王元年(前475年),所以后来的历史书籍包括教科书都这么划分。

4.分界线是公元前453年。这一年发生的大事是三家灭智,春秋时期的霸主“晋国”由此名存实亡,春秋时期仅存的“礼义”由此彻底崩塌。

5.分界线是公元前403年。这一年发生的大事为三家分晋,周威烈王正式分封赵魏韩三家为诸侯,战国七雄由此全部产生,另外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认为战国由此开始。

春秋和战国分别是什么时代?

即春秋时期为前770年——前476年,战国时期为前475年—前221年,

春秋时期为前770年——前476年,战国时期为前475年—前221年,

后世通常把周平王迁都作为春秋时期的开始,这时候的周王室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根本没有能力来控制诸侯,而诸侯们也不再分封土地给卿大夫,客观上分封制已经逐步瓦解。

诸侯各自为政的情况下,春秋时期呈现的是一个诸侯国互相掠夺的局面,社会处于动荡状态,逐渐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等相继称霸的现象,史称春秋五霸,他们在实际上已经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战国时期的命名,同样是因为一部书而得——西汉刘向编撰的《战国策》,这本书记载了那一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大事和当时策士的言论行动。

人们也把当时的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大诸侯国称为“战国七雄”,而最后是秦国最终吞并了六国,统一了中国。

史学界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界点是“三家分晋”,具体的事件是这样的——当时的晋国,权力由四家卿大夫所把持,而在晋阳之战中,智氏宗族韩赵魏三家所灭,随后三家把晋国的土地进行了瓜分,晋国灭亡。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战国时间划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战国时间划分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战国的初期,中期,晚期是怎样划分的 中国历史战国时间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