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膳正要作者传说?

 《饮膳正要》的作者忽思慧,公元1314年至公元1320年间在元宫廷任饮膳太医,负责宫廷中的饮膳调配工作,是当时有名的营养学家。他结合自已的实践,参阅诸家本草、名医方术、民间饮食,在1330年编撰了《饮膳正要》一书,它是我国最早从营养卫生和健康长寿的角度来论证皇室烹饪调和的一部文献,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较为系统的饮食卫生营养专著,对今天的饮食搭配、合理进食及治疗慢性疾病等仍有指导意义。

作者忽思慧是蒙古人,忽思慧是其译音,亦有泽作和斯辉者。忽思慧是当时朝廷四个饮膳太医之一,《饮膳正要》这部著作是以他为主的集体创作。 《饮膳正要》在食谱部分标举品名主治、材料、作法,虽嫌简陋,但层次井然,已粗具食谱之规模。

  它总结了当代蒙、汉、回、藏等兄弟民族的各种饮食验,多种饮食烹饪方法和饮食疗法兼收并蓄,而以蒙族饮食烹饪方法为主。此书不仅为元代宫廷的食谱,也是中国古代食疗学专著。它除阐述各钟饮撰的烹饪方法外,还特别注重阐述各种饮撰的性味与滋补作用,也就是饮食与营养卫生的关系,这是一般食谱所缺载的,如养生食忌、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四肘所宜,五味偏走、食物利害、食物相反、食中毒,禽兽亦异等,始终贯穿着养生辨证法,其中许多论点已为现代科学所证实。

公元7世纪中叶写最早的食疗著作?

  隋唐时期有很多食疗专著问世,如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卷二十六专论食治,他主张“为医者,当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体现了“药治不如食治”的原则。此后的《食疗本草》、《食性本草》等专著都系统记载了一些食物药及药膳方。宋代的《圣济总录》中专设食治一门,介绍各种疾病的食疗方法。宋代陈直著有《养老奉亲书》,专门论述老年人的卫生保健问题,重点谈论了饮食营养保健的重要作用。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编撰的《饮膳正要》一书,继承食、养、医结合的传统,对健康人的饮食做了很多的论述,堪称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载了谷物、蔬菜、水果类药物300余种,动物类药物400余种.皆可供食疗使用。此外,卢和的《食物本草》、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及费伯雄的《费氏食养三种》等著作的出现,使食疗养生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孟诜(shēn)(公元621年~公元713年),唐代汝州梁县新丰乡子平里人(今河南省汝州市陵头镇孟庄村),著名学者、医学家、饮食家。他是我国古代112位医学家之一,其著作《食疗本草》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食疗本草》集古代食疗之大成,与现代营养学相一致,为我国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孟诜被誉为世界食疗学的鼻祖理所当然。

中国元代第一部食谱是谁写的?

中国第一部食谱《饮膳正要》为元·饮膳太医忽思慧所撰,该书是一部古代营养学专著,此书著成于元朝天历三年(公元1320年),全书共三卷。卷一讲的是诸般禁忌,聚珍品撰。卷二讲的是诸般汤煎,食疗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

卷三讲的是米谷品,兽品、禽品、鱼品、果菜品和料物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饮膳正要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饮膳正要历史文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公元7世纪中叶写最早的食疗著作,饮膳正要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