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十大小吃?

1、抚仙湖抗浪鱼

抚仙湖抗浪鱼是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的特产。抗浪鱼是抚仙湖的特产鱼类,以肉细、刺软、味香而驰名,食之难忘。

2、藕全席

澄江种藕历史悠久,县志追溯至康熙五十八年,也就是1719年,距今300年,澄江的荷藕品质不凡,最基本的是,周边有七个眼,中间有一个洞,澄江人称澄江藕的特征为“七孔八眼”,做法一般有煎藕饼、鲜藕炖排骨、粉蒸藕排、炒藕片、凉拌藕、回锅藕、清炖藕泥是澄江民间的家常菜。

3、阳宗卤腐

澄江阳宗卤腐是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阳宗镇的特产。阳宗卤腐在独特的水土环境中精制而成,它以色泽杏黄、味道醇香、块形整齐、辣椒红润等特点而著称,在卤腐同行中独点敖头,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4、猪八碗

也叫八大碗,是澄江婚丧喜宴的宴席菜,装八碗,故称八大碗,因菜全由猪身上各部位的肉料做成,故称猪八碗。澄江以前办红白喜事吃宴席,就称“吃八大碗”,或是“吃猪八碗”。

5、铜锅煮鱼

澄江及抚仙湖周边,煮鱼用铜锅是一大特色,铜锅用红铜手工打制,一块铜板,经千击万锤打成,除盖子外,没有任何接缝,在澄江,什么鱼都可用铜锅煮,为了保证其煮的鲜香,只用活鱼即杀即煮,再配上用铜锅闷的洋芋饭,成为澄江鱼菜最明显的特色。

6、澄江鲊肉

澄江鲊肉腌制的最佳时机当属冬末春初,以前,每当春节来临,正是春回大地,家家户户开始杀年猪,置备年菜,为过春做好准备,家家都要有油汤和猪肉,故而是做鲊肉。现在物资丰富,一年四季都有油汤和猪肉,也就一年四季都可做。

昆明市宜良县有多少人?

现在有45万。 人口民族: 2003年末,全县总人口4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47万人,非农业人口4.0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3.04万人,占总人口的7.69%,其中,世居少数民族有彝族2.29万人,++4571人,苗族1678人。    位置面积: 宜良县在昆明市东南,地处北纬24°30′~25°17′、东经102°58′~103°28′之间。东临陆良、石林县,南接弥勒、华宁县,西与澄江、呈贡县及官渡区毗邻,北与嵩明、马龙县相连。东西最大横距51.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5.3公里,总面积1886平方公里,其中盆地、谷地占11%,山地占88%,水域约1%。县城匡远镇海拔1536米,距昆明市区54公里。

历史沿革: 西汉元封二年设昆泽县,属益州郡。蜀汉属建宁部。西晋属晋宁部。隋属昆州。唐初设新丰县,隶郎州;南诏国时西爨西迁后,乌蛮罗裒部筑城居住,称罗裒龙,属拓东节度。宋大理国时属善阐节度。元宪宗六年(1257年)设大池千户,属嵩明万户;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大池为宜良州,二十一年(1284年)改州为县,属中庆路。明、清沿称宜良县,属云南府。民国时期废府一级政区,县直属省管辖。1950年设宜良专区,县为专署驻地。1954年撤宜良专区,县改属曲靖专区所辖。1983年10月划入昆明市。

行政区别: 2001年,全县辖匡远、汤池、北古城、南羊、狗街、草甸6镇及马街、北羊街、蓬莱、九乡、耿家营、竹山6乡,其中九乡为彝族++乡,耿家营为彝族苗族乡。12个乡镇下设133个村民委员会,4个,1015个村民小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阳宗历史文化特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阳宗历史文化特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澄江十大小吃_昆明市宜良县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