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魏国典故?
窃符救赵,是战国时期著名历史典故。故事概况为:魏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魏国,魏国惧怕秦国,不敢出兵救赵。情急之下,信陵君魏无忌听取侯赢之计,以国家利益为重,置生死度外,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窃得兵符,夺取了魏国兵权,不仅成功击败秦军、救援了赵国,也巩固了魏国在当时的地位。信陵君以国家利益为重、个人生死荣辱为轻的优良品德自古以来,饱受称颂。
战国魏国的典故有《围魏救赵》、《因势利导》、《抱薪救火》、《南辕北辙》、《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人弃我取》、《三人成虎》、《天下无双》、《五十步笑百步》、《以邻为壑》、《游刃有余》等。
魏国公孙衍故事?
战国中期,随着战国初期霸主魏国衰落,秦、齐、楚崛起为三大强国,魏、韩、赵、燕等国连年遭受入侵。
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魏人公孙衍离秦归魏,开始思索以弱抗强之策,后成功联合燕、赵、韩、中山四国发起“五国相王”,组成合纵联盟,然而该联盟成立仅一年便宣告破产。
魏时晋宋闵的故事?
宋闵公(?―公元前682年),亦称宋后湣公,子姓,宋氏,名捷,宋庄公之子,春秋时期宋国第十七任国君,公元前691年—公元前682年在位。
公元前692年,宋庄公去世,宋闵公即位。公元前689年,联合鲁、齐、陈、蔡四国攻打卫国。公元前684年,宋、鲁两国交战,鲁军在乘丘大败宋军,史称乘丘之战。公元前683年,宋闵公因南宫长万与其争夺猎物而恼怒,于是辱骂南宫长万,南宫长万便怨恨宋闵公,于公元前682年杀害宋闵公。宋闵公八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史记》误作宋闵公十年)正月,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击败齐国。同年二月,鲁国侵犯宋国。三月,宋国人迁居宿邑。六月,宋国和齐国因都遭鲁国击败,于是两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鲁国,当时宋、齐联军驻扎在郎地。鲁国的公子偃说:“宋军的军容不整齐,可以打败他。宋军兵败,齐军必然回国。请您攻打宋军。”鲁国国君鲁庄公不同意。公子偃从雩门私自出击,把马蒙上老虎皮先攻宋军,鲁庄公领兵跟着进击,在乘丘(今山东巨野)把宋军打得大败,鲁庄公用金仆姑之箭射中宋国将领南宫长万(一作南宫万),鲁庄公的车右歂孙活捉南宫长万。齐军见状果然撤退回国。宋国请求鲁国释放南宫长万,鲁庄公于是释放南宫长万回国。
长万怨恨
宋闵公九年(鲁庄公十一年,公元前683年)夏天,宋闵公因乘丘之战的缘故,派兵入侵鲁国。鲁庄公亲自率军迎战,宋军还没有摆开阵势,鲁军就逼近过去,在鄑地打败宋军。同年秋天,宋国发生水灾,鲁国派臧文仲前往慰问水灾。宋国的公子子鱼教宋闵公责怪自己说:“寡人因没有事奉鬼神,政治不修明,所以有水灾。”臧文仲赞扬宋闵公的话。同年秋天(《史记》误作宋闵公十一年),宋闵公与南宫长万一起打猎,南宫长万因跟宋闵公争夺猎物,宋闵公大为生气,于是辱骂南宫长万说:“原来我尊敬你,如今你成为鲁国的俘虏,所以我便不再敬重你。”南宫长万因此怨恨宋闵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有关魏国的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有关魏国的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