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时间?

科举制创始于隋朝。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省试与殿试。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唐朝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数学)等多种科目,考试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宋朝科举考试有进士、明经科目,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明清科举改为考八股文。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在科举制度发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时期,其积极性还占主导地位。但在宋代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非人道发展,科举的消极性越来越大。宋代以后,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文化创造能力每况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

科举制度有很多好处,科举制极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不仅相对于中国古代的贵族制,即便今天相对于西方人创造的投票式民主选举,它也有很多好处。

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真实题目?

1904年,中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试题是四书五经中的内容。

第一场考题是从《论语》的“吾日三省吾身”一章中,联系到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时,所采取的“今日三省吾身”之策,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三省吾身”的内容很可能是“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天夺我志,死无葬身之地”,推翻清朝统治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第二场考题围绕“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来出题。

第三场考题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为中心内容。


1904年7月4日,清朝举行了一次照律的科举考试。在礼部会试中选+++的273名贡士,参加了名义上由皇帝主试的殿试。考试题目是三省吾身。

由于清廷于次年宣布废除科举,因此此次甲辰科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这次殿试的前三名为: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参加此次科考的还有谭延闿、沈钧儒等人。

很难确定。
1、因为科举考试一共进行了1300多年,每次考试的题目都不相同,其中录取最后一届进士生的考试时间是1904年,但题目已经无法考证了,所以无法确定确切的答案。
2、据有关历史资料显示,1898年科举考试时的题目中,《千字文》是必考的经典课文,由此可以想象历史上的科举考试题目也可能涉及这类经典文化题材,进行文化素质的考核。
3、总之,历史上的最后一次科举真实题目可能是永远无法知晓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世界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世界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科举制度的时间_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真实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