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大自然灾害?
中国最大的一次神秘天灾,死了上亿人,要不然,中国人早超20亿了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明清小冰期,明清小冰期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关于明清小冰期的形成,至今仍然是个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明清小冰期还是一场神秘的天灾,下面我们来详细说一说这件事:
自明朝嘉靖二十九年至清朝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550年至公元1770年),全球气温出现了一次明显的下降过程,并一直延续到清朝道光、咸丰年间,这长达300多年的寒冷期,在世界上历史上被称为“小冰期”,中国的历史学者常常称之为“明清小冰期”。
在“明清小冰期”时期,中国的气温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这在历史文献上有明确的记载,我们都知道,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份0℃等温线的最南界,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在冬季一般是不会结冰的,秦岭—淮河一线也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长江、洞庭湖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结冰的,但是,在明清小冰期,长江曾经出现过结冰长达一个月的现象,而洞庭湖结冰最厚的地方达一尺,浙江一带的河流冰层之厚,如履平地,这些极端的天气都发生在公元1450年至1750年之间。
新中国第一大自然灾害就是1960年的全国性的饥荒,在那个年代,物质本身匮乏,有遇上百年一遇的自然灾害,有些地方甚至颗粒无收,使得我们国家遇上了前所未有的难关,还好中央和地方团结一心,克服困难,使得我们能克服种种困难,度过了那段时间!
气候变化对中国历史影响?
中国历史便在这种,农耕和游牧的博弈中蹒跚前行。
一直以来,我们对这种规律性的兴衰轮回,大多从政治、经济、种族压迫等角度诠释,但是否还有种更大范围,影响两种文明的因素存在呢?
这就是本文的主旨,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曲线,会不会成为朝代兴替的诱因或催化剂。
一般来说,古代史料记述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朝堂的博弈上,对于气候变化的记载相当有限。
但幸运的是,中国人是这个蓝色星球上最喜欢写历史的族群,没有之一。
在官修历史之外,中国古人还大量的野史、方志、县志、游记、笔记、小说、诗词歌赋存世。
这些庞杂的令人发指的史料中,保存了大量有关古代气候变化的记载,让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中国几千年来的气候变迁。
这些记载,经过竺可桢、朱士光等前辈学者的整理,得出这样一个被气候学界广泛认可的论断。
中国在最近四、五千年来的气候,经历了三个完整的“温暖—寒冷”变化周期:
第一个温暖周期出现在仰韶文化时期,称为“仰韶暖期”,与之对应的是西周冷期;
第二个温暖时期出现在秦汉,称为“秦汉暖期”,对应魏晋南北朝冷期;
第三个温暖时期则在隋唐出现,称为“隋唐暖期”,对应明清小冰期。
气候变化对历史的影响是很大的。历史上的几次冰河期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说历史上的五胡乱华就是由于当时中国的气温下降致使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草原生态遭到破坏,致使他们的生活环境恶化,所以不得不南下去劫掠中原的农耕民族。
小冰河时期一般多少年一次?
2亿5千万年科学的来说,小冰河期大多是间隔2亿5千万年出现一次,狭义的来说,小冰河期差不多3-4个世纪一次。
据科学家推测,小冰河期的到来与太阳公转息息相关。小冰河期的到来与太阳公转息息相关。太阳公转一周是2亿5千万年,太阳公转会受到银河系上一级移动中心潮汐力的影响,致使2亿5千万年期间,太阳与银河系的银心距离也有远点和近点。
由于远点,银心辐射热量产生的温度平台低于正常温度平台,致使此时太阳系整体温度就会降低,地球进入冰河时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冰期中国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冰期中国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