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集镇的商丘市宋集镇?

2006年,辖24个村委会:沙西村、贾楼村、大邓楼村、沙东村、张楼村、颜集村、林河村、刘辛庄村、陈瓦房村、周庄村、侯楼村、陈各村、吴庄村、半塔村、赵楼村、宋集北街村、于庄村、李合六村、马店村、何庄村、半楼村、韦庄村、+++、宋东村。

作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中州名镇”,该镇党委、镇政府紧紧抓住这些金字招牌,并于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被商丘市委、市政府评为“发展民营经济先进乡镇”,成为一颗镶嵌在商丘南大门上的耀眼明珠。

发展状况

一村属两州,官司打到了尚书省

据考证,在唐朝,宋集还是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村南属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村北属宋州谷熟县(今虞城县谷熟镇)。因为这个村庄地处古涣水南岸,又是通往京城的交通要道,很快这里成了物资交流市场和农副产品集散地。

当时,两地的州官看到此处是一个风水宝地,都想把它占为己有。但是,争来争去,谁也没有争出结果,这个村庄成了“两不管”的地方。后来,两州达成协议,以此村庄东西大路为界,路南属亳州谯县,路北属宋州谷熟县。这样以来,有油水的事都来争,扯皮的事都不管。随着集镇的发展,村庄的归属问题越来越突出,两个州的州官为了争抢这个地方,官司一直打到尚书省(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最后经尚书省裁定,这个村庄归宋州谷熟县管辖。宋州州官为了炫耀自己的胜利,并为了表明这个村庄的隶属关系,就正式把它命名为宋集,意思是宋州的集镇。

1954年6月,谷熟县被撤销,宋集划归商丘县;1958年改为宋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宋集乡;1988年撤乡设镇。

红旗渠故事2分钟简短?

        河南省林县是个历史上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方,尤其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缺水,全县不仅人畜吃水困难,而且造成全县工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的影响,为了彻底改变全县缺水的状况,1960年2月,林县人民在时任县委书记的杨贵带领下开始修筑饮水工程,从山西引漳河水入林县,这就是著名的“红旗渠”建设的工程。

        整个工程分三条干渠建设,英雄的林县人民在当时缺衣少食、工具落后的情况下,团结奋斗、战天斗地,用简陋的工具凿山越岭,筑坝修渠,劈开太行山,打通浊漳河,历时近十年时间,把漳河水引进林县,解决全县严重缺水的问题。

        整个红旗渠全长1500公里、参与修建人数近10万人,是"新中国奇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尤其是红旗渠精神更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红旗渠是我国史上的一个壮举,他是河南林县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一条生命曲是从100公里以外的山西境内,引进了一条生命区,他是从岩石当中开着出来的,一条挂在百米高空的悬空渠她养育了上万的人的生命使干旱的山区变成了有保障的良田它造福后代,现在成为旅游景点,也是红色革命教育基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团结沟的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团结沟的历史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红旗渠故事2分钟简短,团结沟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