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个历史人物故事及理由?

诸葛亮与“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拼音:sān gù máolú)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见于诸葛亮《出师表》。

“三顾茅庐”原为汉末刘备拜访诸葛亮的故事。刘备曾三次访聘诸葛亮,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顾:拜访。茅庐:草房)。后人用“三顾茅庐”来比喻诚心实意地一再邀请。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多含褒义。

历史上有什么人物是懂得欣赏别人的例子?

萧何之月下追韩信;

燕昭王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任用毅熊庆;

周文王之渭水拜相姜子牙

吕公识刘邦:刘邦当时只是一个小混混,而吕家是贵族,谁知道吕公一见刘邦就说此人日后不凡,不仅在日后出财支持刘邦的事业,还将自己的女儿吕雉嫁给这个四十来岁的混混。最后刘邦称帝,吕雉成了皇后。

10个历史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韩信(?-前196),西汉初年异姓诸侯王,战国时期韩襄王姬仓庶孙,为避免与同名的名将韩信相混,史书多称其为韩王信。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河北省景县西南部,景县、故城、枣强三县交界处)人,西汉哲学家。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中阳里街道)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一:司马光砸缸,主要人物司马光。

二:大泽乡起义,主要人物陈胜吴广。

三:太平天国,主要人物洪秀全、杨秀青、韦昌辉、石达开、曾国藩、李鸿章、陈玉民、李秀成。

四:李自成起义:主要人物李自成、牛金星、刘宗敏、陈圆圆、吴三桂、崇祯、努尔哈赤、多译、多尔衮。

六:安史之乱,主要人物杨玉环、李隆基、安史。

七:蓸冲称象,主要人物蓸操、曹冲。

八:十八路诸候讨董卓,主要人物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董卓、吕布、袁绍。

九:赤壁之战,主要人物孙权、刘备、蓸操、关羽、周喻、鲁肃、诸葛亮。

十:甲午战争,主要人物慈禧太后、李鸿章、丁汝昌、邓世昌。

李白历史小短文80字

 关于李白的历史小故事一

  李白不到10岁时,他的名声就传遍了家乡。14岁时,李白来到南浦(今四川万州市),当地有个姓胡的乡绅(shēn)自以为有学问,看不起别人,他想考一考李白。有一天,他当着李白的面就出了一副上联:“梁山栽大竹,无须淋(邻)水。”这个上联含有当地三个地名,因此是一个很难对的上联。谁知李白随口答道:“南浦人长寿,何惧丰都。”这个下联前后也是三个地名,对仗非常工整。

  胡乡绅很不服气,他又指着墙上的一幅画让大家看。那画上有个老神仙,怀抱一个大酒坛,睡在崖边,坛口朝外面流着酒。胡乡绅以画为题又出了副上联:“酉(yǒu)加卒是醉,目加垂是睡,老神仙怀抱酒坛枕上偎,不知是醉还是睡?”

  李白不慌不忙地回答:“月添半是胖,月添长是胀,胡乡绅挺起大肚堂中站,不知是胖还是胀?”

  胡乡绅本想借联讥笑李白,谁知反被李白针锋相对嘲讽了一番,大家一看胡乡绅肥胖如猪的模样,都哈哈大笑起来。胡乡绅羞得满脸通红,还想找个机会再挽回面子。酒席散后,他领众人到花园散步,只见荷花池里有几只小鹅浮在水上,游来游去,便灵动一动,对李白说:“白鹅黄尚未脱尽,竟不知天高地厚!”

  李白心里当然明白胡乡绅的用意,回头向池塘中看了一眼,正好看见一只乌龟伸出头来,便应声答道:“乌龟壳早已磨光,可算是老奸巨猾!”

  关于李白的历史小故事二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最喜欢历史故事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最喜欢历史故事人物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历史上有什么人物是懂得欣赏别人的例子,最喜欢历史故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