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姑嫂塔介绍?
- 2、万寿塔传说50个字?
姑嫂塔介绍?
姑嫂塔在石狮市宝盖山,又称"万寿塔","关锁塔"。它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姑嫂塔背靠泉州湾,面临台湾海峡,有关锁水口、镇守东南的气势,所以又叫做"关锁塔"。南宋时期,泉州港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对外贸易十分繁荣,与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生意往来。当时姑嫂塔成为了海上行船的航标。
姑嫂塔占地325平方米,高21.65米,八角五层,为仿楼阁式花岗石空心石塔。第一层西北面开一拱型石门,二至五层各有两个门洞,转角倚柱作梅花形,顶置穹形斗拱。塔身从下往上逐层缩小,每层迭涩出檐。外有回廊围栏环护四周,内有石阶可绕登塔顶。二层门额上刻"万寿宝塔"四字,顶层外壁建有方形石龛,龛内并刻两个女像,是姑嫂两人形象。明朝何乔远的《闽书》也记载了这个传说,说明姑嫂塔的故事早在明朝就已经流传。
宝盖山面向台湾海峡,孤峰兀立,拔地而起;山巅上姑嫂塔独立凌空,巍峨挺拔。登临远眺,泉南形胜,海天风物,尽收眼底。姑嫂塔成为泉州港船舶出入的航标,闽南侨乡的标志。
姑嫂塔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是我国现存的古代木塔之一。该塔始建于唐代,经过多次灾难和修缮,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据说其得名源于一位丈夫同时拥有两位漂亮的妻子,在唐朝时期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个传奇的故事而修建了这座塔,以寓意姑嫂情深。
该塔高36米,共有七层,呈八角形,沿用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塔内现存两块铜钟和钟架,分别为明朝嘉靖年间的文物,吸引了众多文艺爱好者前来参观欣赏。
姑嫂塔的外立面有壁龛、花窗、瑶台等精美的雕刻和彩绘,楼梯、檐口、吉祥神兽等装饰都极为精细,是一座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古代建筑。
万寿塔传说50个字?
姑嫂塔(又称万寿塔、关锁塔)位于石狮市东南宝盖山上,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是古代泉州海上交通的导航标志,“关锁烟霞”为泉州一大胜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姑嫂塔,又称“关锁塔”或“万寿塔”,它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公元1131-1162年,迄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它背靠泉州湾,面临台湾海峡,有镇南疆而控东溟之势。《泉州府志》上称它“关锁水口镇塔也,高出云表,登之可望商舶来往”,可见,姑嫂塔真正的作用,是作为航标的。南宋时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对外贸易十分繁荣,与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生意往来。宋朝的吴自牧在《梦溪录》中说:“若欲船泛外国买卖,则自泉州便可出洋。“为适应海外交通的需要,在位处泉州港口的宝盖山上建造石塔,作为航标灯塔,其意义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八闽志》就有这样的记载:“在永宁里有石塔甚宏丽,商舶自海迁者,指为抵岸之期。”这里说的石塔,就是指姑嫂塔。虽然志书记载只有廖廖数字,却十分明白地指出姑嫂塔在航海上起着指引商船抵岸的重要作用。
这塔的第一层西面开了一个拱形门,第二层以上各层有两个门洞,转角倚柱体梅花形,顶置护斗,塔身层层向上缩小,每层迭涩出檐。每一层的塔身外都有围栏环卫四周;塔的里面有石阶直通塔顶。第二层的门额上刻“万寿宝塔”四个字。第五层的外壁有一个方形龛,龛里有石刻二女像,传说这二女是姑嫂。明代苏紫溪有诗说:“琼树当空出,飞帆带月遥。二妃环佩响,秋色正萧萧。”这首诗就是写姑嫂塔的。 几百年来,人们都叫它“姑嫂塔”,为什么不叫它“万寿塔”或“关锁塔”呢?《闽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昔有姑嫂嫁为商人妇,商贩海久不至,姑嫂塔而望之,若望夫石,然塔中刻二女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宝盖山的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宝盖山的历史文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