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靖江在中国古代叫什么?

古代称为马驮沙。

县级靖江市,简称“靖”,隶属于江苏省泰州市。在地理位置上,靖江位于江苏省苏北平原南端,泰州市南部,东南西三面环江,南与张家港市、江阴市、武进市隔江相望,东北至西北与如皋、泰兴市毗连,全市总面积达664.76平方公里。靖江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秦汉时期,靖江尚未形成陆地,只有滔滔江水中突现出一座独峙的山,名叫孤山。后来由于江潮的冲刷,在孤山脚下渐渐隆起一块块沙洲。沙洲又连成片,成了陆地,人们称之为“马驮沙”。

马洲是江苏靖江的一个古称。由于三国时期,地处长江下游江中的靖江属于东吴管辖范围,此处水草茂盛,所以成为东吴的牧马场所,马洲由此得名,在这里还流传着很多传说和故事与马有关系,比如马驮沙形成大片陆地,抗金名将岳飞飞马跳河,赠送白衣的故事。 靖江古称马驮沙,又名骥沙、骥江、骥渚、马洲、牧城、阴沙。三国·吴赤乌元年(238年)前成陆,赤乌二年(239年)为吴主孙权牧马大沙,属吴国毗陵典农校尉(二级政区)延陵县暨阳乡。

靖江王府历史意义?

靖江王府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漓江西岸,是明朝藩王靖江王朱守谦的藩王府,始建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于洪武二十五(公元1392年)年建成,靖江王府外围有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城墙。由于靖江王城地处桂林市城市中心地区,因而有“阅尽王城知桂林”之说。

靖江王府

靖江王府始建于1372年,规模宏大,门深城坚,布局严谨,气势森然。殿堂巍峨,亭阁轩昂,水光山色,恍如仙宫,比北京故宫早建34年,它还是南京故宫的精华缩影。明朝共有12代14位靖江王居住于此,历时280年。

宋代时这里是铁牛寺,元代改为大国寺,后又称万寿殿。明太祖朱元璋封其重孙朱守谦为靖江王,此处是藩邸。朱守谦在明洪武五年开始建府,历时20年才完工。桂林王城先后经历了14位靖江王,后来被清定南王孔有德所占而成为定南王府。清顺治九年,农民军李定国攻克桂林后,孔有德纵火自焚,使有250多年的王城化为焦土。王城之内的明代旧物,有承运殿前的明代石道,承运殿的雕栏、台基、石栏和云阶玉陛等供人游览。宋高宗赵构、元顺帝妥欢孛儿只斤铁木尔登基之前,曾在独秀峰下居住,所以王城又被认为是潜龙之地。

明靖江王以此地为奠王府基业,占尽桂林地利。明洪武五年(1372)六月改静江府为桂林府,设知府1人,辖2州7县。靖江王设藩于桂林,修建靖江王府于独秀峰南。

靖江王府

靖江王府以南京故宫为蓝本,缩小规制而建,是典型的明代藩王府规制,以独秀峰为坐标的南北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端礼门、承运门、承运殿、寝宫、御苑、广智门等主体建筑。中轴线东西侧的宫院楼宇均呈对称布局。从明太祖朱元璋侄孙朱守谦受封靖江王起,前后共有12代14位靖江王在此居住。

靖江人的由来?

靖江人应分两大块:老岸和沙上。大至位置以横港为界。南宋时横港还在长江中,孤山也在长江边。横港北在三国时就有陆地,横港南是长江泥沙慢慢冲积的,故有老岸种沙上之分。老岸的原始居民应该是为孙权牧马的一些人组成的,后来岳飞十八道金牌去杭州,他的兵就留下来了。同时南宋荒涎,许多妇女往长江以北溜,到靖与岳家军结合,使靖江人口大大增加。后,靖江不断长土地。人们也不断向长江靠拢。所以形成老岸地区的埭的座向不同。凡重直于长江的埭早,凡面向长江的晚些,直至到现在的横港附近。

再后,里下河地区及江南的渔民、逃荒人不断在新长的沙地上围圩定居就形成了现在的沙上。直至今日,如果土地一两年不细管,会长出大片的芦苇。

老岸讲话,因父系大多是岳家军,中原来的,以官话为主,母系为苏杭一带的,以吴语为主,这样就形成了亦南亦北,不南不北的独特的靖江话。准确的说是老岸话。沙上话也跟杨中丹阳、兴高宝类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靖江建县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靖江建县历史文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靖江王府历史意义,靖江建县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