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的葬礼程序,习俗,禁忌,要求具体到每一个细节?

1. 华人风俗

传统华人的丧葬习俗,一般是原始观念和封建观念的混合体,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形成各地风俗民情。

1.1 江汉平原:红白喜事一样锣鼓

江汉平原上人们娶亲一般是又吹喇叭又打锣鼓,为死人送葬只打锣鼓不吹喇叭,但潜江浩口镇一带风俗特殊,不管是娶亲还是送葬,只打锣鼓不吹喇叭。

传说,从前潜江有个县太爷是有名的色鬼,一听见娶亲的喇叭响,就吩咐手下人把新娘子拖进县衙过一夜,许多青年男女与之抗争丢了性命。

有一位穷秀才娶媳妇前灵机一动,用送葬鼓乐迎亲,即娶亲时只请打锣鼓的、放鞭炮的,不请吹喇叭的。果然,穷秀才平安地娶回了媳妇,县太爷却全然不知。

后来人们就学着穷秀才的样子娶亲,时间长了逐渐成为风俗传承到今。现潜江一带依然娶亲时不吹喇叭。

1.2 荆州:阎王请喝忘魂汤

“出门三五里,各处一乡风”。荆州各县的丧葬习俗不尽一致各有特点。据说阎王爷派阴差“无常”专门摄取那些在生死簿上已被注销了的人。因此,松滋县有这样一个习俗:病人弥留之际,其亲属要请健壮男子手执刀剑,围坐在病床前,还在床上罩上渔网,说这样可以阻止“无常”接近病人。人一旦撒手西去,家人却刻在门外烧“落气纸”,这是给阴差送的草鞋费,让他在押送阴魂时不要太粗野;人们还要请僧道“开路”,烧纸轿、纸马供死人代步用;“开咽喉”目的是让死者在阴间也能进食。

仙桃地区还有这样一个风俗,人死之后,在死者嘴里放几片茶叶。传说,人死了后也不忘亲人,天天哭泣不肯去见阎王。阎王就做了一种“忘魂汤”,又在汤里放上几片茶叶,派夜叉端去劝死者喝。死者口哭干了,以为端来的是茶,接过就喝,结果这一喝把什么都忘记了,乖乖地去见阎王了。

孙女婿吊唁女方爷爷怎么行叩拜礼?

爷爷因病而去世了。作为女方的孙女婿如同他的孙子一样沉沒在万分悲痛之中。爷爷,您慢慢的走,一路顺风,爷爷请接受孙女婿的叩头三拜。人死不能复生,可是,爷爷您对我们晚辈的亲情呵护,您的音容笑貌,却永远的活在孙女婿的心目中。爷爷您走了,可您对工作认真的负责,一心教育好后代,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的愿望,一定会早日实现的,爷爷您安息吧。孙女婿泣讫。

根据各地风俗习惯来吧,毕竟入乡随俗。根据我们这里的风俗习惯,女方爷爷去世,孙女婿和孙女一样行叩拜礼,在给爷爷上香时需下跪,再磕三响头。

晚上还会进行祭祀活动,孙女婿也一样要参与的。当道公师父说跪就一起跟着跪拜爷爷,手里还要拿着纸钱边烧边走,有时候还要给一些零花钱,放进一个大碗里,这些钱都是给爷爷带走的,以表儿孙们的孝道。

跪下行礼,既然是吊唁应该行大礼吧,跪下行礼。

如果女方爷爷亲属多,那孙女婿行的礼就会少一点,如果亲属少一点,孙女婿就随着直系亲属叩头行礼就好。中国人很注重这个孝道,死者为大,不管有什么事都应该以死者为大,老人弥留之际到出殡前都应该灵前进进最后的孝道吧!

为什么闽南人晚上吃酒席?

晚上吃酒席会有好运气,吉利。

闽南人俗称设宴为“办桌”,赴宴为“吃桌”。婚娶寿庆、红白喜事等等都要“办桌”,名目繁多,我也介绍不全。我向老魏头解释,反正是钱多了,嘴馋了,想办就办呗!不过人家“办桌”请我们,不去会失礼,下次你“办桌”人家也不来,这就叫入乡随俗,礼尚往来啰

按闽南习俗,喜宴桌要摆设大厅中正堂。如是丧事桌则不能上厅堂,随便搭棚在门外空地。那天是我外甥十六周岁喜宴,我和老魏头被请上主桌。我对老魏头说,不要拘束,一切看我眼色“行事”。

桌是八仙桌,椅是连体长条凳,四边长凳套着四方桌,像一个“回”字。每桌宜坐八人、十人、十二人,忌单数,特别忌坐九人,因为闽南方言“九”和“狗”同音。排座位必须“论资排辈”,“天顶天公,地下母舅公”,左边靠北第一位是最大位,理应母舅端坐。每道菜上桌,即便饥肠辘辘,大家也要眼巴巴看着母舅先“动筷”,随后才是一阵“风卷残云”。

闽南人“吃桌”,一般宴席是十二道菜或者十六道菜。遇到会亲桌、女婿桌则要二十四道菜,俗称“二十四味”(八封、八炒、八汤),很有讲究。在闽南最忌上六道菜,传说六道菜是给临刑(死)之人“辞生”的,俗指“断头饭”。

“吃桌”上菜要一道一道来,顺序有着严格规定,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略有差异。泉州上鸡汤时,没人动筷子,因为要等主人用筷子把整鸡剔开,客人方可食用;安海第九道菜忌上动物内脏,避嫌“狗心狗肝”、“狗肠狗肚”等不雅之词:有些地方上鸽、鸡、鳗等“天上飞,地下爬”的菜时,客人会起位离座,因有“见鸡飞,见鳗爬”之说,这时主人的亲戚要陪着笑脸,一番礼请,劝其坐下。旧时最后一道菜通常是“包夹肉”,俗称“孝子包”,专让客人拿回孝敬父母的。现今有的改蒸整鱼,叫“有头有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闽南习俗丧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闽南习俗丧葬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闽南的葬礼程序 习俗 禁忌 要求具体到每一个细节_孙女婿吊唁女方爷爷怎么行叩拜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