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西汉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大汉帝都长安出发,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封地在今河南省方城县博望镇)。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至通往欧洲的陆路交通,从此中国人通过这条通道向西域和中亚等国出售丝绸、茶叶、漆器和其他产品,同时从欧洲、西亚和中亚引进宝石、玻璃器等产品。张骞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

张骞是我国历史上宏大的探险家,他在历史上的贡献有哪些?

张骞(?~前114) 中国西汉时期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为郎。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余,娶妻生子,但始终秉持汉节。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

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

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

张骞在大夏时,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劝武帝开西南夷道,但为昆明夷所阻,未能通。

元朔六年,张骞随卫青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

元狩二年(前121),与李广出右北平(今河北东北部)击匈奴;张骞因迟误军期,当斩,用侯爵赎罪,得免为庶人。

后张骞复劝武帝联合乌孙(在今伊犁河流域),武帝乃拜骞为中郎将,率300人,牛羊金帛以万数,出使乌孙。

张骞到乌孙,分遣副使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旁国。

乌孙遣使送张骞归汉,并献马报谢。

元鼎二年(前115),张骞还。翌年卒。

他所遣副使后相继引西域诸国使者来汉;乌孙后来终于与汉通婚,共击破匈奴。

汉能通西域,由张骞创立首功。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西域诸国当时无史籍记载,张骞所报道,备载于《史记》、《汉书》中,是研究中亚史所根据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价值。

张骞的贡献?

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 越贡献,举世称道。

关于班超张骞的历史典故?

西汉初年,经历了70多年的修养生息后,国力日渐扩张,军事及外交活动事亦日频密,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到东汉时明帝又派班超出使西域。两人的努力开拓了一条中外闻名的丝绸之路,使中西文化得以交流。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的陆路交通。1、在政治方面,将汉朝的国威远播,日后西域各国纷纷与汉朝建立邦交,汉宣帝时更在西域建立都护府,令西域渐纳入中国的版图。

2、交通方面,增加了中国对西域及中亚各国的了解建立关系,使者和商旅交往日渐频密开拓了一条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

3、宗教方面,西域高僧来中国从事宗教翻译传教工作,使佛教传播日渐兴盛,对中国文化影响甚大。

4、文物交流方面,中国的蚕丝、漆器、冶铁和农业技术的传入西域和中亚。而西域的汗血马、琉璃、骆驼也传入中国,葡萄、苜蓿、胡瓜、胡豆等西域的植物也移植中国。

班超出使西域前后经历了明帝、章帝、和帝三朝共30年。除了在政治上有所成就外,对交通发展及促进中西人民的文化及物质生活各方面,作出巨大贡献。

1、巩固统治, 班超降服西域各国,重建西域都护,不但恢复了中西外交,又使汉室声威大振,匈奴入侵的威胁得以消除。

2、对外交通,班超重开丝绸之路外,又派甘英出使大秦,亦已打通中国通往西亚以至波斯湾的陆路通道。

3、文化交流,中西交通重开后,西方的杂技、雕刻、美术音乐传入我国;中国的灌溉术也传入西方;而佛教僧侣往来日多,又促近佛教在中国传播。丰富了中西两地人民的精神文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张骞历史故事总结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张骞历史故事总结为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张骞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张骞历史故事总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