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道旅游景点介绍?

岚县面塑文化游

地处吕梁山岚县中北部的岚城从隋朝到民国的一千年间一直是州、县城所在地,至今保留着一个古老的庙会,即供会,每逢供会城里几百户人家把精心制作的面塑供品摆到城里的北街上举行摆供礼祭仪式。面塑有动物、花草、人物、传统吉祥物,题材有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戏曲剧情,件件精心塑造,形式和手法多样,风格质朴。面塑供品绵延二百多米,整条街道变成了民间面塑展示的长廊。场面壮观,形式独特。供会上还有文艺演出、商贸活动。

岚阳白龙庙

白龙庙坐落在这如诗如画、松柏掩映的翠岩之中,更赋予它以神秘色彩。这里倍受文人墨客之赞赏,曾留下不少赞颂诗篇。位于山西岚县城西22公里与兴县接壤的白龙山腰部。白龙庙始建年代不详,据石碑记载,宋、元、明、清、民国年间,均有修葺,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庙宇格局。它山势雄伟,挺拔俊秀,群峰耸立,层峦叠嶂。遍山苍松翠柏,名花异草,既有省鸟褐马鸡及麋鹿、貂、麝等珍稀动物,又有“龙门伏虎”、“三仙望川”、“迎宾古松”、“双松合抱”、“白龙戏珠”、“擦虎岩”、“马蹄石”等奇异景观。

白龙山

白龙山,东距岚县县城22公里,西与兴县相接,主峰海拔2253米,山势雄伟,植被茂盛,景色优美,历史悠久。景区内有“白龙圣顶”、“迎客松”、“神龟望月”、“三仙聚会”、“饮马池”等二十余处自然景观,有白龙庙、山神庙、风神庙、碑楼、登山石阶等多处人文景观。

秀容古城遗址

秀容古城为北魏鲜卑族秀容郡(国)南迁岚县境时,郡主尔荣在汉汾阳县城的基础上,于北魏明帝永兴二年(410年)扩建而成。现存古城东西长1300米,南北宽1100米,周长4800米。城墙土砌夯筑,墙基宽20米,顶部窄处宽2米,宽处达7米,墙高3-13米,夯土层厚6-8厘米,厚达15厘米。城墙四角除西南角外,余均破坏。城墙东、西、南三面保存较好,北墙西半段被破坏。在西墙外约50米处,有一条平行于西墙的夯墙基础。城内采集有陶器、铁器等。陶器多泥质灰陶,有绳纹、圆点纹,素面的瓦、盆、罐等。铁器多为工具

山西省晋南地区包括哪些市?

晋南的地理范围包括今天的临汾市、运城市和吕梁市的石楼县。

晋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长治、临汾、晋城、运城四市同处山西省南部,故为广义上的晋南地区,狭义上的晋南即指山西民间所说的“晋南专区”,也就是临汾市、运城市和吕梁市的石楼县、交口县。

晋南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在山西以其独特的人文民俗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而形成的区域称谓。晋南,北靠韩信岭与晋中、吕梁接壤;东依太岳山、中条山与长治、晋城市为邻;西、南隔黄河与秦豫相望。

晋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约18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十多万年前,我们的先祖丁村人就在晋南汾河谷地劳动、繁衍、生息。据史书记载,上古时期尧建都平阳,之后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中国奴隶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也诞生在这里。商朝时期,晋南为冀州之地。西周时,“桐叶封弟”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建立古唐国。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境内有晋水,就把唐改称晋,这就是春秋时期称霸一方的晋国,这也是山西的简称晋的来源。晋南因在黄河东岸,故又称之为河东,秦、汉时期设河东郡,唐置晋州,宋、元、明、清为平阳府,民国初属河东道,新中国成立后设立晋南专区。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晋南专区分设临汾地区和运城地区,所辖石楼县划归吕梁地区。在山西民间仍习惯上将韩信岭以南的临汾和运城称之为晋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岚县的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岚县的历史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岚道旅游景点介绍_山西省晋南地区包括哪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