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在三国时期叫什么?
叫揭阳。
揭阳是粤东古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见诸史载已有2200余年,得名于古五岭之一的揭阳岭,春秋战国时属百越地。
秦始皇平定南越后,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立揭阳戍守区,隶属南海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制揭阳县,管辖现潮汕、兴梅和闽南的龙溪、漳浦等地方。东晋成帝咸和六年(331年)揭阳拆为海阳、潮阳、海宁、绥安4县。
以后几经复废,至宋绍兴十年(1140年),又设立揭阳县。新中国成立后,揭阳县先后隶属潮汕专区、粤东行政区、汕头专区、汕头市。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国函[1991]84号文)批准撤销揭阳县建立揭阳市(地级)。
自秦朝开始,潮汕地区即为广东地。秦朝至三国,隶属南海郡揭阳县,秦朝时期,设揭阳县,隶属南海郡,自此,潮汕地区开始有正式行政建制。
西汉时期,赵佗建南越国,潮汕地区隶属南越国揭阳县,平定南越国,揭阳县隶属南海郡。王莽代汉后,改揭阳县为南海亭,隶属交州(今广州),东汉复称揭阳县,隶属南海郡。
揭阳和潮州哪个历史悠久?
揭阳历史悠久
首先明确一点:揭阳的历史名称比潮州长,诞生于秦朝在岭南地区设置的揭阳戍守区;而潮州的名称广义上特指现今的潮汕三市,狭义上指现今的潮州市。
揭阳得名于古五岭之一的揭阳岭,秦时设立揭阳戍守区,隶属南海郡。汉武帝时期在现今福建漳州市、广东梅州市及潮汕地区设置揭阳县;历史变故,东晋时期被废置,直到南宋初年才在现今揭阳地界重新设立揭阳县,而揭阳升市是在1991年底从汕头市析出。
潮州,隋朝在原义安郡的基础设立,由于临近南海,取“潮水往复之意”,命名潮州,延用千年。等到近代,外敌入侵,清政府在汕头开埠通商,随着汕头的发展,汕头的名称开始代表潮汕地区,等1991年底汕头市一分为三,形成现今的潮汕三市
潮州属于汕头的吗?
潮州不属于汕头,汕头和潮州市平行的,都是广东省的地级市。
潮州市地处祖国南疆,位于韩江中下游,是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港口城市。东与福建省的诏安县、平和县交界,西与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接壤,北连梅州市丰顺县、大埔县,南临南海并通汕头市。全市总面积367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3146平方公里,海域533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 136公里。
汕头,广东省辖市,经济特区,亦是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和粤东中心城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市,西邻揭阳市,东南濒临南海。境内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入海,大陆海岸线长217.7公里,海岛岸线长167.37公里,有大小岛屿82个。下辖6个市辖区、1个县,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2016年常住人口557.92万人。
“潮汕”历史上长达近2000年称呼为“潮州”,历史诸如称呼为“潮州”(隋、唐、宋王朝),“潮州路”(元朝)、“潮州府”(明、清王朝)等,在1904之后才出现这个“潮汕”称呼。
潮汕包括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三个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与福建省的连接处,东邻漳州,西接惠州,南濒南海,北界梅州、龙岩,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历来为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潮汕人称之为“省尾国角”。
这里三面背山,一面向海。北回归线贯穿而过,气候宜人,境内虽有富饶的潮汕平原,但生存不易,常有台风与地震威胁。而且地少人多,总面积10918.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近1500万,人均耕地不到3分田,有“耕田如绣花”之美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汕头古城潮州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汕头古城潮州历史文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