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市历史故事?
民国二十八年(1939)5月,在德令哈设通新设治局,和硕特西右中旗隶通新设治局。民国三十五年(1946)裁通新设治局。台吉乃等旗仍归都兰县辖。
1939年前后,格尔木一带也成了哈萨克族常常流动居住的地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不久,活动在格尔木地区的主要是哈萨克族。1949年9月5日,青海省大部分地区解放。1950年8月,中共青海省委派哈族代表哈里木等5人来到海西联系哈萨克族,争取解放。
修建青藏公路的感人故事?
在青藏铁路10万建设大军中,活跃着一支“红色娘子军”,她们就是由中铁十一局26名女职工组成的排轨生产队伍,被誉为“进入生命禁区的雪莲花”.这群来自“鱼米之乡”的姑娘们,笑言“睡觉半梦半醒、吃饭不觉饿饱、不知是男是女”,却创造了高原排轨日产量世界纪录,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全国五一巾帼奖”等多项荣誉.“夫妻交流靠短信,骄儿见面竟称姨.”一幕幕感人的细节,令台下听众心动不已.“参与青藏铁路建设,是一次心灵的净化,是一次灵魂的升华”.应广军以一首改编的军旅歌曲《为了谁》作为报告会的结束语:“为了谁,为了西部的腾飞,为了祖国大地美.手牵银线到++,迎来雪域高原汽笛长鸣铁龙腾飞.我虽苦我虽累,为了祖国和人民,奉献青春今生无悔!”
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的将军楼主题公园内,有座半身将军雕像。这位将军就是慕生忠。
1953年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物资供应问题,发展建设++,巩固西南国防,慕生忠远赴北京,主动请缨要求带领人马修筑青藏公路。
1954年5月11日,青藏公路从格尔木开始动工修建,到12月15日,历时7个月零4天,这支筑路大军让青藏公路穿越了25座高原雪山,在当时创造了用最快速度、最低成本修建世界上海拔最高公路的奇迹。
这是慕生忠带领筑路大军创造的奇迹。这位仅念过几年私塾的将军,在修路过程中几次讲到哲学和辩证法。今天,我们重温慕生忠将军修路背后的哲学故事,感受他高风亮节的人格魅力。
219国道的故事?
1954年,两条用三千个筑路者生命换来的沙石公路—川藏北线和青藏线贯通,从此入藏有了公路。青藏线从通车至今一直是路况最好、用时最短的进藏路线。而川藏北线是一条险象环生的道路,一年中多数日子不能通行。
1958年川藏南线竣工。那时的川藏南线是指318国道新都桥、理塘、巴塘、芒康、邦达一线,一年中多数日子不能通行。而现在的川藏南线泛指318国道成都至++全程。
1973年214国道贯通,由于214国道由北向南穿越了++东部,这使得++又获得了两条进出口,也就是青藏东线和滇藏线。青藏东线可以理解为从西宁经玛多、玉树到达++类乌齐段。滇藏线从昆明经大理、丽江至++芒康与现在的川藏南线汇合。
1974年新藏线通车。新藏线也称219国道,北起新疆叶城,南下至++阿里,在拉孜与318国道汇合。
目前,以上六条进入++的道路几乎全部铺装硬化路面,几乎可以全年通车。有幸的是在我驾车感受这六条进藏公路时,其中有五条路的路况还非常之差,只有青藏路路况全面提升,这让我一次次领略了天路之艰险。
难以忘怀的是,为了赶在道路大修之前穿越新藏线,2013年春节期间,我们单车闯进了阿里,再往新疆行进时,经过了300多公里无人烟、无车辆、无路迹的地带,严寒、冰雪、缺油、迷路几乎使我们陷入绝境,历经难以想象的艰辛后终达新疆叶城。
今年6月,又与另两好友完成了入藏最后的一条公路的驾行—++的察瓦龙至云南的丙中洛。这是近年来才由马帮小道拓展出的一条土石公路,这是国内所有进藏七条公路中最艰难的一条,尤其我们走的是从左贡经碧土到察瓦龙一线,碧土到察瓦龙虽然不足100公里,却是一个地图上无标识、卫星图上无影像的地区。这是乡民们因劳作开凿出来的驴车道,这条线是中国行驶难度、险度级别最高的公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青海格尔木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青海格尔木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