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的祖先为什么来到中国?
关于撒拉族来到中国有这样一个故事,曾有一个撒马尔罕王国有两个兄弟,在老百姓心目中有非常高的地位,国王认为这样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因此百般迫害,兄弟二人于是带着部分部族人员,带着家乡的水和土向东方行进,当他们来到今天青海省循化县境内时,他们驼着水和土的那峰白骆驼找不到了,等找到时骆驼已经变成石雕。于是他们认为这里就是应该留下来的地方,慢慢的在这里生息繁衍形成了现在的撒拉族。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
孟达天池有什么历史?
关于天池的由来,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早以前,在古印度(今尼泊尔)有一个名叫雅瓦地方的格瓦坚国王只有一个独生子叫太子须(据说是释迦牟尼的前世),生性喜善乐施。他将国库中的财宝毫不可惜地舍施给乞丐和穷人。周边国家的一些人也化装成乞丐和穷人前来乞讨。有一次,他将一头国王之珍宝——护国大象送给毗邻敌国的婆罗门人,因而激起了父王和群臣的不满和愤慨,决定将生在福中不知福的太子流放到华夏西北名叫丹斗的原始森林中磨炼受苦十二载。太子领命,携带娇妻和一对儿女上路。一路上又将乘坐的车马舍施给乞丐了,只好背儿抱女,历经千难万险来到青海丹斗地方,一家四口人住在丹斗附近的崖洞里。太子跟一位在这里修行的比丘阿曲达学法,修法,妻子去林中采撷野果,两个孩子与出没在这里的野兽戏玩。后来他们在丹斗央斗及冬日山(今孟达山)一带苦度日月。之后又将两个可爱的孩子送给两位来乞讨的婆罗门人,他俩带着孩子,一路乞讨,想用两个孩子兑换衣食享用,可总是找不到合适的顾主,也是天意,不知不觉又回到了雅瓦地方。被国王的一位近侍认得,报告给国王,国王用金银将孙儿孙女赎回。太子须夫妇没了儿女,日子更苦,每天泪水洗面,天长日久,他俩的泪水汇集成了一泓湖水。藏语称“措钦俄乌或玉措俄乌”。又因周围冬日山环抱,得名冬日玉措(意为螺山碧湖或千山碧湖)。太子夫妇在这里苦熬了12年后,留下了一些崖洞、脚印石、++石等圣迹遗物,后被丹斗等寺视为圣物奉安于寺内。太子须夫妇在来人的接迎下回国了。临国听说太子须夫妇安然无恙地返回,复将宝象送还,化敌为友,成为友好的临邦。也有人说流放到这里的是王子智美更登(藏戏人物之一),他和太子须的遭遇及故事情节一模一样。
青海人的歌?
青海民歌有:《在那遥远的地方》,《四季歌》,《雪白的鸽子》,《上去高山望平川》,《花儿与少年》,《巴西古溜溜》,《远看黄河一条线》,《阿丽玛》,《下四川》,《西海谣》,《尕撒拉》,《我叫个循化的撒拉》等等,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由被誉为西部歌王的王洛宾加工整理的,是最具代表性的青海民歌。这首歌反应的是青海美丽的金银潭草原的爱情故事,如今,这首歌已经走出青海,走向全国,走向了全世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青海循化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青海循化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