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宜昌的历史?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三国古战场, 是 楚文化发祥地之一,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民族和睦使者王昭君的故乡。

宜昌位于湖北西部,长江中上游分界处,素有“川鄂咽喉”、“三峡门户” 之称。

介绍宜昌人文文化?

宜昌是上控巴蜀、下引荆襄之地。山川秀美,历史悠久,区域独特,人文荟粹。荆楚文化、三国文化、巴蜀土家文化等在宜昌集中和融合。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时改称宜昌,取“宜于昌盛”之意。

历史悠久的宜昌市,是古代巴文化的摇篮、楚文化的发祥地(巴楚文化之乡)。这里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以及民族友好的使者——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这片神奇的土地,记录了无数古往今来的历史名人。古城周围山川形胜天下称奇,历朝历代三十多位赫赫有名的文学家、诗人、学者先后来过宜昌。他们无不陶醉于此,留连于斯。

特殊的地理、经济、文化和历史条件构成了当地民俗民间文化生长和承传的特殊环境,因而民间文化积淀十分丰厚,长江峡江号子、薅草锣鼓、宜昌丝竹、五峰打溜子等都是民间传下来的,它不仅承载传统文化,展现了地方风采,而且在凝聚民心中发挥着积极向上的作用。

宜昌有哪些历史故事?简要讲述一个?

历史故事太多了,我觉得近代史,最有影响力的和代表性的,就是“宜昌大撤退”。

1938年,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从而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由一个军事部门指挥完成。宜昌大撤退则完全依靠的是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因此,亲历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阳初说,“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在中外战争史上,这样的撤退只此一例。”

民生公司在抗战前期从上海、南京、芜湖、武汉和宜昌抢运入川的兵工器材和航空油弹器材,共计196000吨。民生公司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在抢运物资和人员的战斗中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总共有16艘船只被炸沉炸毁,69艘船舶被炸伤,117名员工壮烈牺牲,76名员工伤残。

宜昌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宜昌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公元219年,关羽被吴将吕蒙擒杀,刘备率军出川于夷陵与吴军开战。 后刘备在夷陵(今宜昌)被吴军将领陆逊大败,刘逃回四川,托孤予孔明于白帝城。

宜昌又叫什么?

宜昌古称夷陵,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是三国时期夷陵之战主战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所在地,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中部最佳投资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时取“宜于昌盛”之意改称“宜昌”。宜昌是历史文化名人屈原、王昭君的故里,是三峡大坝、葛洲坝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

宜昌古代叫什么名字?

夷陵

“夷陵”得名是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宜昌”之名的寓意是:宜于国运昌盛。

古时天下划分九州,据《宜昌府志》所记载,在夏商周时期,宜昌属古荆州。历史滚滚向前,到春秋时期,宜昌属楚国,同时开始建城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宜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宜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谁知道宜昌的历史_介绍宜昌人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