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余干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余干的习俗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江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地处江南,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有以下几种独特的风俗:

1、弋阳腔,最初由浙江传入江西,在弋阳地区融合了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形成了新的弋阳腔,它与“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并成为中国四大唱腔。

2、石城灯会,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每年的正月初一开始,民间的手工艺者便会设计各种样式的灯具,并在大街小巷表演舞灯,一直持续到元宵节。

3、湖口粑,每逢中秋佳节,湖口县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做粑”庆祝,湖口粑食品种繁多,主要有麻糍粑、糯米粑、高粱粑、荞麦粑、豆渣粑、芥菜粑、粟米粑等二三十个品种。  

4、吃新节,也叫尝新节,它是安福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南昌县许多地方会有“换彩”习俗,换,即交换,彩,即礼物,“换彩”即交换礼物。过去的一年,有的乡民娶了媳妇,有的生了孩子。无论一胎还是多胎,无论男娃还是女娃,无论婆家,还是娘家,到了新年,全村就会“换彩”迎新人。送者送出的是3个鸡蛋(如今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变成了6个鸡蛋,有的还会把鸡蛋染红,寓意六六大顺,日子红红火火),承者要回的则是一碗面。

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

江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地处江南,

余干县濒临鄱阳湖,有着悠久的渔业生产历史,其中渔民鸬鹚捕鱼独树一帜。鄱阳湖余干渔民“鸬鹚捕鱼”习俗,迄今有几千年的历史。鄱阳湖畔余干渔民养鸬鹚捕鱼,是古时一直到近代,余干内河渔民主要捕鱼方式之一。鄱阳湖渔民鸬鹚捕鱼习俗是渔民原始渔业生产遗风的残存,目前主要分布在鄱阳湖畔地区,余干县的康山、大塘、山塘、瑞洪、枫港、鹭鸶港乡等地区目前仍有一些饲养鱼鹰来捕鱼的人家。

鸬鹚又名鱼鹰,水老鸦。有的称做“哇子”,或者是“捕鱼鹳”,羽毛黑色,有绿色光泽,颔下有小喉囊,嘴长,上嘴尖端有钩,善潜水捕食鱼类,渔人常驯养之以捕鱼。渔民以歌代令的鸬鹚号子,有不同的调子和不同的节奏。外人听来仅有“喔呵呵依唷呵呵”而无歌词的鸬鹚号子,其实是表示捕捉不同的鱼类及作业时的不同“指令”。

历史渊源

余干县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建县,迄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历史,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余干有着悠久的渔业生产历史,湖畔余干渔民有驯养鸬鹚的习俗。民国版《余干县志》记载:“啄锐而长,颈能伸缩,喜啄鱼。瑞江一带渔民视同家畜。见鱼纵使没水,少顷以杵击砧,口中若歌若唱……渔人勒颈取鱼,百不失一。”养鸬鹚捕鱼,是古时一直到近代,余干内河渔民主要捕鱼方式之一。

基本内容

余干如今还保存着许多原生态的渔村,当地渔民捕鱼有自己独有的风俗习惯。首先把农历正月十八日定为“出船日”,这天清晨要烧香点烛、焚纸钱、放鞭炮、备斋饭、敬天地,以祈求出船顺利。其次要记住“忌捕日”,农历正月十六日和五月初六日为忌捕日,即便家中鸬鹚没有鱼吃,也只得花钱去买,不能出捕。忌捕日又俗称“送阴船日”,如勉强出船会碰撞“阴船”,招来不幸。第三,渔民非常讲究“阴礼”。渔民外出捕鱼期间,无论远近,农历正月十一日一定要赶回家,因为第二天(正月十二日)为“接阴船日”,每户必须备斋饭、香纸、蜡烛、鞭炮,集中到“香火堂”接阴船,意为“阴阳一体礼当先”。第四,开潭祭祀。渔民开潭捕鱼前,须焚香化纸放鞭炮,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一敬天地,二敬河神,三敬庙神,以求人吉利、鱼丰收。第五,出船捕鱼的渔民有许多“言行忌讳”,如船翻身要说“调边”(调面),筷子叫“摇手”,鞋子不能翻放,碗不能倒置,睡觉不能俯卧,早上不能吃蛋,在船上要盘脚坐,不能吊脚坐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余干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余干的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关于江西的风俗 余干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