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韩城名称的来历?

夏商属雍州,《书·禹贡》有“龙门,禹贡雍州之域”的记载。因而史以“龙门”为韩城地域的代称。

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封于韩,食采于韩原一带,称韩国。周宣王时,秦仲少子康又受封于梁山,是谓梁国。周襄王十一年(前641年),为秦穆公所灭,今韩城市南古少梁即其都。

春秋时,晋封韩武子万于韩原。《博物志》载:“韩,武子采邑”。武子后,献子厥从封姓为韩氏,当时,晋占有河西之地与秦接壤。周襄王七年(前645年),秦与晋惠公夷吾战于韩,秦败晋,虏其君,晋献河西地。周顷王二年春(前617年),晋伐秦,取少梁。

战国时,周贞定王二十八年(前441年),少梁城属魏。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年),魏攻占秦繁庞,秦城移籍姑。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韩、赵、魏三分晋地、少梁属魏。周显王七年(前362年),秦败魏于少梁,俘魏相公孙座,攻取魏繁庞城。周显王十五年(前354年),秦与魏战元里(在今大荔县境内年),斩首七千,取少梁。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年),秦更少梁为夏阳,置邑。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正月,项羽先后分封三王,董翳被封为翟王,领陕西北部地区。八月,刘邦进入关中。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分内史郡之一部分为左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左内史更名为左冯翔,夏阳属之。

新莽时,改夏阳为冀亭,属列尉大夫治。

东汉时期,光武中兴,国都东迁,西京三辅(京兆尹、左冯翔,右扶风年)不变,冀亭又复名夏阳,仍属左冯翔。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至明帝永平二年(59年),郃阳并入夏阳。

韩城市原名?

大约在三千年前,夏商时期古韩城就设有县治(《尚书·禹项》黑水西河惟雍州……导河积石至龙门)。到了西周初,武王驾崩,成王年幼,三公辅佐周成王(周公、召公、毕公)。为了周王朝的巩固,周公于周成王四年,分别把武王的儿子、成王的弟弟等依次分封到邗(今河南鲁沁阳市西北)、晋(今山西翼城县西唐城)、应(今河南鲁山县东)、韩(今陕西韩城市西南)成为诸侯国,爵位都是侯,以屏护周朝王室。《说文解字》:韩,井垣也。地处原上又叫韩原,韩和韩原实指一个地名。爵位是侯,又称韩侯国。成王十二年,王师、燕师帮助韩侯国建城(详见《竹书纪年卷七》),《诗经·大雅·韩奕》亦记载:“韩侯受命,王亲命之。溥彼韩城,燕师所完。”宋《太平寰宇记》:“隋文帝分合阳,于此置韩城县,以古韩城为名。”这就是今天的韩城来历。

公元前1031年,周武王之子的“韩侯”封地,在陕西韩城西南的韩原。为了防止晋国从东北方面的侵扰,韩侯在王师(兄长)和燕师(叔父)的帮助下,沿韩原边境筑长城,史称韩侯城,即古韩城。这是我国最早为防犯侵略而修筑的长城。

韩长城分布在韩城市龙亭、芝阳等乡镇,东起黄河边上的城南村,向西经马陵庄、东西论功、大鹏、新庄等村落,从清水村跨芝水河谷,朝西北方向经南英村至巍山北麓的西英村,城墙呈弧形,全长约有15公里,是一条宏伟宽厚的长城。城南马陵庄至龙亭塬段,有城墙遗存约2871米,残高0.5至2.5米,底宽5米,南距魏长城约120米,几乎是平行的;马陵至新庄段,在大鹏村东北,南距魏长城56米处发现有城墙夯土遗迹,高2米,底宽4.5米,向西仍可看到鱼脊背形高出地面的土垄;根据城墙制作技术,夯土层及夯窝分析,夯土层薄厚极不均匀,最薄6厘米,最厚18厘米,后来的春秋时期的梁长城和战国时期的魏长城夯土层均为10厘米左右,相比之下韩长城显然粗糙,这些都说明它早于春秋战国时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韩城镇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韩城镇历史文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陕西韩城名称的来历_韩城市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