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各村来历?

定州村镇历史源头

1、古老村庄的延续,形成于新石器时代

西南合, 属留早镇。

北陶邱 属庞村镇,早在新石器晚期,就有先民生存,现存有龙山文化遗址。明永乐二年(1404)有陶、邱两姓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以姓氏得名陶邱。

吴村 属清风店镇。早在新石器晚期,就有先民生存,现存有龙山文化遗址一处。明代永乐年间,有吴姓人家在此重新建村,以姓氏得名吴村。

2、形成于五帝时期

唐城 属定州北城区,公元前2361年,尧受封为唐侯,该村为唐侯的故城,故得名唐城。明永乐四年(1406)有郝氏人家自山西洪洞县迁来此村。该村是清代大臣郝浴的故里。郝浴,清顺治进士,授刑部主事,历任湖广道御史、巡按四川、广西巡抚,创办“银冈书院”。

3、形成于商周时期

宿家佐 属留早镇,商周时期既有先民生存,现有灰坑、硬质灰陶等遗迹。

南庄子 属定州北城区,早在商周时期,此地就有先民生存,到明代建村,仅有十户人家,故称南北十家庄,后发展成南北两个庄子。

小油村 属开元镇,早在西周时期,此地就有先民生存,现有陶片灰坑片遗迹。据传说在明代有刘氏在此地以榨油为生,故名刘油村。后来村内其它姓氏增多,经商定改为小油村。

西甘德 属赵村镇,早在商周到汉代时期,此地就有先民生存,现存灰坑、陶坑等遗迹。

王村 属砖路镇,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先民生存。现有灰褐陶片、袋状坑和土城堡遗迹。在汉代曾为土城,现有瓦砾堆积遗迹,明代永乐年间,有王氏自山西来建村,得名王村。

大湥河 属大鹿庄乡。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先民生存,现有先民生活遗迹。唐代建村,那时村北为唐河故道,村边设有渡口,以此得名渡河,后演变为湥河。

历城典故?

王舍人镇东北有西梁王庄、东梁王庄2个自然村,原名总称为梁王庄。历史上有名的南朝宋名将檀道济夜间“唱筹量沙”的典故,就发生在西梁王庄。

  据史书记载,南北朝时期,元嘉八年(公元431),宋文帝刘义隆派著名将领檀道济率军与入侵的北魏军作战,前后交战30余次皆捷。进军到梁王庄驻扎时,河南滑台已被北魏军攻占,断绝了宋军运粮草的来路,檀军营地外有伏兵,内缺粮草,军心浮动,处境十分危机。此情若被魏军得知,乘机攻打,后果不堪设想。在这危急之时,檀道济根据营中地形心生一计,何不以沙充充粮,称沙唱数计筹,以示营内粮食充足来迷惑敌人,然后待机行事呢?于是,在夜间利用白泉附近的沙土当作粮食,让兵土边量边堆边高声喊着筹码“一斗、二斗、三斗......”,把量过的沙土堆成高高的一个个沙堆。在天亮前,再把营中少有的粮食撒在沙堆的表面,月光下,远远望去像是一堆堆金黄色的粟米。结果,宋军各营兵士都看到大营里粮食充足,军心得到安定。

  北魏军误认为宋军营中粮食堆积如山,一时未敢贸然攻打。檀道济便乘机率军突围出去。待北魏军发觉上当时,已为时晚矣。檀道济“唱筹量沙”的经典战例被载入史册。

  当地群众为纪念檀道济,在西梁王庄边修建一座檀公祠。现在,檀公祠等建筑物已荡然无存,当地俗称“粮冢”的土堆,经过千年的风雨沧桑,已日见缩小,但仍然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王村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王村历史文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定州各村来历 东王村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