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的民俗民风?
1、补天补地节
临潼一带有个风俗,农历正月二十前不准烧干锅,要到这天才开禁。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烙干馍,馍烙好后,先给房上扔一块,是谓“补天”;再往地上撂一块,是谓“补地。
2、临潼民间社火
临潼民间社火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渭河南北各乡镇均有分布,如栎阳马踏青器山社火,相桥田市的老虎爬杆、背芯子,雨金的耍龙灯、踩单跷、北田的大头娃、单狮双狮,零口的十面锣鼓,马额的花船、竹马,穆寨的高跷、抬轿等。
3、送穷节
临潼县以初五为“送穷节”,家家剪纸人后,拿到门扔掉。当日每人必定饱食,称为“填五穷”。
4、十面锣鼓
“十面锣鼓”流传于西安市临潼区的零口、马额、纸李、新丰、铁炉等乡镇及与临潼区相连的渭南市南义村和高陵县的个别地区。十面锣鼓的舞队由21名男演员组成,其中一人敲击马锣进行指挥,另有十人敲社鼓、十人敲社锣。
5、关中道情皮影戏
关中道情皮影戏是关中道情演唱形式之一,与普通的皮影戏不同,在陕西只有一家,独具风格。它是以皮影为形式,以伴奏唱为主的演出剧组。临潼关中道情皮影戏历史悠久,2007年5月,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临潼定婚习俗?
临潼有订婚的风俗在临潼,订婚称之为"聘礼",男方要事先向女方的家长提亲,女方家长若同意,男方在成立婚约后,需要给女方家里送锦袋、金簪、银梳、茶叶等礼品,表示送聘礼,期间还要酬神、摆宴席等,这些都是订婚过程中的习俗
订婚是中国传统的婚姻习俗之一,在不同地方存在各种不同的习俗和风俗
临潼订婚四色礼是什么?
四色礼,体现中国一些地区特色风土人情的送礼方式,也即四样礼,四色即四季,表示一年,含有自始至终,完美、美满等意蕴,是后辈对长辈的祝福。
(1)山东地区风俗,有粉条,肉,酒,鸡或者鱼,含有顺利,大吉,大余,之意。
(2)陕西婚礼风俗,尤其是西安,男方肯定要给女方四色礼,即肋条肉、酒、烟、莲菜。以讨吉利!
临潼结婚男方为女方准备什么?
彩礼、结婚五金、新房等。
1、彩礼。说道结婚婚,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彩礼了,这是我们的一个传统习俗。我们市场听到到了谈婚论嫁的情侣们被高价彩礼拆散。一般新人双方根据经济条件,差不多走个过场就可以了,少的几万,多则几十万。
2、金器首饰、钻戒。结婚五金、结婚三金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准备。结婚前男方一定要先准备好金银首饰,不管是选择金器还是钻石戒指,都要陪着女方去选择,虽然过程会比较累的,但是心里甜蜜呀。
3、新房。现在结婚一般都有求有新房,多数情况下男女双方结婚用的房子是男方准备的,关于婚房主要是看经济失礼了,不能全额购房的话,首付也是男方承担的,后续的房贷就是夫妻共同承担了。至于具体买房多少钱,每个地方有不同的标准,不同城市不同地段,价位也不同,总之,房子花费最多。
4、新房布置。买房的钱是一部分,装修的钱也是一部分,家具家电的配置(女方有条件的话可以陪嫁一些的)
芮城人被称为什么?
芮城人被称为"鬼″。
在山西最南边有一个县城,北靠中条山,南邻黄河,地势北高南低,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被称之为山西的南大门。可在历史上这个县的人均被冠以“鬼”,俗称“芮城鬼儿”。县城内有一半人坚决不承认自己是“鬼”,另一半却自豪地说自己是“鬼”,一半褒,一半贬,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芮城在殷商时期称之为“芮国”,西周时周武王分封其姬姓子弟于此,称之为“魏国”。楚汉相争著名的“安邑之战”,作为韩信的对手魏王豹所占据的河北县,就是今天的芮城。隋唐时期,现在的芮城县境内有两个县,一个是芮城,另一个是永乐。这个永乐县在当时可大大有名,大名鼎鼎的“八仙”之一吕洞宾,就出生于此。还有,就是大诗人李商隐举家从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搬到永乐县居住。到北宋时期,宋神宗废除永乐县,将其并入了河东县(今永济市)。
注意啊,基本上历史上的大事件都发生在永乐县,芮城基本没有啥事。接着到金代,全真教道士潘德冲奉命在永乐镇开始主持修建大纯阳万寿宫,就是在美术界威名赫赫的永乐宫。元代的时候,元世祖忽必烈干脆把芮城县给废掉了,全部并入到平陆县。过了三十年后,觉得不合适,又重新恢复芮城县制。
明代的时候,原永乐县地域归蒲州管辖,专门设置了永乐镇和风陵渡两处巡检司,这两处都是黄河边的繁华渡口。
原来永乐县和芮城县的地域划分就这样一直持续到1958年11月10日。此时的原永乐县区域归永济管辖,称山南地区(中条山以南)。在这一天全部划归芮城县,这才是现在的芮城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临潼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临潼习俗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