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帚和簸箕是谁发明的?

扫帚( 包括笤帚) 相传是夏代的杜康发明的,西汉史游《急就篇》卷三唐颜师古注: “ 古者杜康作箕帚。” 也有说是少康发明的,《太平御览》卷七六五引《世本》曰: “ 少康作箕帚。” 人们一般认为少康就是杜康。《说文》:“ 帚, 粪也。… … 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 杜康也, 葬畏垣。”

其实扫帚作为日常清洁用具,它的出现应该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当远古人类有了喜欢清洁的生活观念后, 自然会拿起一些带有枝叶的植物把居住地打扫干净。如果一个带有枝叶的植物被固定地用于清扫, 这就意味着扫帚的诞生。喜欢清洁的生活观念至少在人们建造了住房的时代就已出现, 而距今六七千年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就有大量的房屋遗址, 所以扫帚的出现要比杜康早得多,人们之所以把扫帚的发明权归在杜康名下, 可能是相传杜康发明了用秫酿酒的方法,秫秸是制作笤帚的材料, 故联想而及。

早在四千年前的夏代,有个叫少康的人,一次偶然看见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身子向前爬,爬过之处的灰尘少了许多。他想,这一定是鸡毛的作用,于是抓来几只野鸡拔下毛来制成了第一把扫帚。这亦是鸡毛掸子的由来。由于使用的鸡毛太软,同时又不耐磨损,少康即换上竹条、草等为原料,把掸子改制成了耐用的扫帚。

簸箕是很久以前的人们用来运沙、石、粪、土等的工具,现在一般有两种作用,一是藤条等编制的用来颠簸去掉粮食中的杂物的工具,二是铁制或是塑料制的用来收运垃圾。

泰山石敢当传说50字?

石敢当,又称泰山石敢当,旧时汉族宅院外或街衢巷口建筑的小石碑。因碑上刻石敢当字样,故名之。作为汉族民间驱邪、禳解方法之一。此风俗始盛于唐代。

石敢当立于街巷之中,特别是丁字路口等路冲处被称为凶位的墙上。石碑上刻有“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的字,在碑额上还有狮首、虎首等浅浮雕。泰山石敢当习俗从内涵上体现的是“保平安,驱妖邪”,据考证来源自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前旧县村,现已遍布全国,远播海外。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泰山石敢当”故事群,在汉族民间广为流传。国务院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泰山石敢当”习俗榜上有名。

传说

泰山石敢当降妖

泰安城南的汶口镇有户人家,一对老夫妻只有一个女儿。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到太阳下山以后,只见东南方向刮来一股妖风直钻姑娘的屋里。天长日久,这个姑娘变得面黄肌瘦,非常虚弱。找了许多医生也治不好她的病。

这时有人说:“看来是妖气缠身,光吃药是治不好的。听说泰山上有个石敢当很勇敢,何不找他来想想办法?” 石敢当说:“这事好办,找来十二对童男童女。一人一面锣。再准备一盆香油,把棉花搓成粗灯芯,还要一口锅,一把椅子,只要这些东西都备齐了,我一定能把妖怪拿住。” 只见他把灯芯放在香油盆里,点燃了油灯。他用锅把盆子扣住,坐在旁边,用脚挑着锅沿,这样,虽然点着灯,远处看不到灯光。天黑了,随着一阵呼呼的响声,从东南方向窜出一股妖风。石敢当一脚踏翻锅,油灯立刻放出了耀眼的光芒。十二对童男童女同时敲响了锣鼓。妖怪一进屋,看见了灯光,听到了响声,赶快闪了出去,朝南方逃跑。这股妖风后来到了福建,继续作威作福。 福建的一些农户也被妖风缠身,患了重病。人们打听来打听去,听说泰山有个石敢当能驱除妖怪 ,就把石敢当请到了福建。石敢当用老办法把妖怪赶走了……这妖风又逃到了东北,东北有些姑娘也得了重病,人们又把石敢当请到了东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史游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史游历史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扫帚和簸箕是谁发明的 史游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