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泛听取意见的名人事例?
相关事例有:1、唐太宗虚心接受魏征的纳谏: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
“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2、宋太祖在采纳了赵普的建议策划陈桥兵变,从而黄袍加身;
3、燕昭王从善如流,很多贤人投奔他,依靠他们的帮助 最后打败了齐国。
观看英雄故事的好处?
观看英雄故事可以使人们了解历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很清晰的了解那些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人物的事迹,通过学习他们的大无畏,舍己为人的精神,感染传递给每一代中国人,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积极给予帮助,在抗疫一线、抗洪一线已经得到很好的体现。
关于++战争的故事有多少?
++战争,通常++战争都指第一次++战争,英国经常称其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战争期间,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广大人民,积极地支持和配合了清军作战,并自发地坚持反侵略斗争。
++战争期间的小故事
1、抗英名将陈连升
1841年1月15日,我国广东海域暴发了―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卫国战争。
英国侵略军司令麦伯,率领大小舰船20多艘、宫兵3O00多人,.袭击号称虎门“第―隘”的沙角炮台。
沙角炮台清军将领三江协副将陈连升为恩施鹤峰县人,他指挥将600余人英勇抗击,终因力量悬殊,在毙敌近千名后,弹尽箭绝,与英军展开殊死的肉搏战,直至全部壮烈牺牲。
2、关天培血溅虎门
++战争时期,林则徐虎门销烟,大长国人的志气、大灭敌人的威风。
但懦弱的清政府慑于英国人的++,撤了林则徐的职,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接替林则徐的职务。
琦善到了广州后,极力讨好英人,反而是侵略者的气焰更加嚣张。
不久,英军进攻虎门,镇守虎门的清军水师将领关天培率众御敌,壮烈牺牲。
3、马神甫事件
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1856年,西林知县张鸣凤根据村民控呈。
调查据实后,将马赖及不法++共26人逮捕归案,依法判处马赖及不法++2人++,其余分别论罪处罚。
法国政府,借口挑起侵华战争,1857年联合英国出兵侵华。
历史上有哪些,田忌赛马,一样以弱制强的故事?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官渡之战(199年-200年)是曹操军与袁绍军在官渡展开的战略决战,以曹操获胜告终。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官渡之战后,袁曹双方力量发生转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是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对抗曹操大军的战役,最终孙刘联军以火攻大破曹军,取得胜利。
此次战役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作为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同时该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淝水之战又称肥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八万将士击溃八十余万敌军,淝水之战也因而闻名于世。
它的著名,并不仅仅体现在东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上,更重要的是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将中国南北朝对峙的局面推迟了半个多世纪。此战役也是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的出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了解历史故事的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了解历史故事的人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