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晋城传统文化有哪些?
- 2、晋城四大典故?
- 3、晋城社火习俗?
- 4、晋城十大古村落?
晋城传统文化有哪些?
晋城是山西省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其中,最著名的是晋城话,它是晋城地方的方言,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晋城还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如皮革、纸扇、瓷器等,这些手工艺品在当地有着很高的声誉。
此外,晋城还有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如传统的祭祀活动、寺庙建筑和佛教文化等,这些都是晋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晋城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
晋城四大典故?
它们分别是:
1. 离骚观景:相传屈原曾来到晋城的离骚观,登高远望,感叹离愁之苦,留下了《离骚》一诗。
2. 古城壁画:晋城市区内有明代的古城墙,墙上保存着明代壁画,其中有《七十二姿》和《十二生肖》等题材。
3. 丁家大院:丁家大院建于清朝,是一个古老的大院,具有浓郁的明清建筑风格和文化气息。
4. 汾河夜赏柳:晋城市境内汾河两岸的柳树在夜晚灯光的照耀下,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景象,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女娲补天、神农播种、禹凿石门、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古之典籍皆把这些美丽传说的实地指向了晋城大地,由此可见其历史之悠远。而其最早的历史年代直指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春秋战国之时,晋...
晋城社火习俗?
社火,在晋城又叫耍故事、闹红火。作为文化大市,晋城的文化遗产丰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晋城先民流传下来许多各式各样的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活动,其中不少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平九莲灯、阳城县跑旱船扛桩,陵川县的花棍舞和锣鼓……每一个社火,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社火,都是一段民俗传承。
每年正月十七,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都会举办祭祀祖先神灵兼娱人娱己的闹社火项目,晚上还有散路灯、打铁花、八音会等娱乐活动,而历史最悠久、传承最完好的要数“街道士”巡游了。
有的社火项目已经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泽州县大阳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鬼扳跌”就是其中之一,它已经不仅仅是“送鬼王”习俗,而是演变成了一种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生动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也成为一种新的年俗。
大阳“二鬼扳跌”的第六代传承人常国孩今年78岁,学艺其祖父和父亲,一演就是60多年,为了不让这项非遗失传,老人现在已经教了20多个徒弟。“二鬼扳跌”由一人表演,通过腿、背、臂的活动,展现出扳、跌、滚、跃等动作,给人以两鬼打斗扳跌的喜剧效果,妙趣横生,实际寓意是“义”“利”纷争,隐喻从义中取利的观念和做人的原则。
每年“两节”期间,前来观看“二鬼扳跌”表演的游客络绎不绝,叫好、鼓掌声不断,大家在热闹的耍乐中感受着节日的欢乐。
社火耍完了,年才能算过完了,然而过年的氛围还萦绕在人们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似乎闭上眼还能听到咚咚锵锵的锣鼓声,看到花花绿绿的社火队伍……
晋城十大古村落?
苏庄村位于晋城市高平市河西镇,西靠牛山,东临丹河,自古便是高平通往晋城的必经之路。相传初有苏姓建庄,故取名为苏庄,但创始年代仍不可考。苏庄村是一个以清代晋商宅院为主要建筑的古村落,这里依山傍水,地势优越。
村中民居古建星罗棋布,古街老巷旧貌犹存,其中仅清中前期的院落就有近百处,这些民居从建筑工艺到数量均为高平之最。与其说是一组组民居建筑群,不如说是一座座建筑艺术博物馆。完整的街巷、高大的门楼、恢宏的宅院、精美的雕刻、优美的窗花、淳朴的民风构成苏庄古村落的价值特色。
2、良户村
位于晋城市高平市原村乡,这里依山傍水,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村庄建筑依自然形势顺势择吉选址,东西较长,北高南低。主要街道有后街、西街、东街、太平街和蟠龙古寨,街道多数是沙石铺砌,排水流畅,对古村落的保护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相传唐代中期,有郭、田两大家族在此形成村落,故古称“两户”,后为“良户”。
3、大周村
位于晋城市高平市马村镇,今天的大周村,以前叫周纂镇。相传北周时杨纂在此镇守,治理有方。为纪念杨纂,后人取北周和杨纂各一字,将镇名定为“周纂”。大周村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村落格局和大量的老民居。据村里老人回忆,村中原有大小庙宇七十余处,如今除大庙和大寺外,其余的多已不存在了。
晋城-陵川县
4、积善村
位于晋城市陵川县西河底镇。积善村原名叫“大宋村”。因村里人经常积德行善,后来改名为积善村,村里的三圣瑞现塔也随之改名为积善塔,但在正式的史料记载中依然叫三圣瑞现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晋城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晋城历史文化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