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秋谁在济南成立?
1920年秋,树立了共产主义信仰的王尽美、邓恩铭等人发起秘密成立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康米尼斯特学会)。开始,他们专以收集共产主义理论书籍、研究共产主义为宗旨,后来逐步着手从事社会革命活动。
为了广泛吸收进步青年参加研究革命理论,传播马克思主义,他们以其小组成员为核心,于1920年11月21日下午在济南商埠公园又正式成立了一个外围组织——励新学会。
学会还创办了《励新》半月刊杂志,王尽美任《励新》主编,邓恩铭任学会庶务。
为什么济南的路以东西为经?
这个济南经纬路的说法跟地理上的经度和维度没有任何关系,而是跟济南的商埠发展有关。
时间回到1904年,那年济南发生了一件大事:胶济铁路建成通车,当时恰逢清政府内外交困时期,为了发展济南经济,于是就把济南西关外区域划为济南商埠,不过当时的商埠不像现在这么大,而是东西长约五公里、南北约三公里一片商业区域。
在清政府设计商埠后,济南经济开始逐步发展,特别是济南的纺织业非常发达,在古时织物里一直有“长者为经、短者为纬”的说法,所以清政府就将商埠区域内的东西方向的道路以“经”命名,从北铁路为限的“经一路”向南依次排列;南北方向的道路以“纬”命名,从东十王殿的“纬一路”依次向西排列,正好经纬路垂直相交。
所以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总会将其误解成地理上的经纬度。
不过“经路”早期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马路”。比如现在的经一路,早期这条路靠近交通运输线主要位置,并且商埠总局也设在此处,就被称为“大马路”,其他的东西向道路则被称为二马路、三马路。
济南的路以东西为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历史原因:济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古代,济南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东西方向的交通流动较为频繁,因此形成了以东西为经的路网。
地理条件:济南地处山东省中部,地势相对平坦,没有明显的自然屏障。东西方向的地势相对平缓,交通相对便利,因此东西向的道路建设较为方便。
经济发展: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展较为繁荣。东西向的道路主要连接了济南市区和周边的城市和县区,方便了人员和物资的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济南的路以东西为经,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南北向的道路。实际上,济南也有南北向的主干道和支线道路,以满足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多样性。东西向的路网布局更多是基于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济南老商埠万紫巷评估价?
根据最新的市场调研和评估数据,济南老商埠万紫巷的评估价在2023年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万紫巷作为济南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的关注。其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设施完善,商业价值潜力巨大。因此,根据市场需求和历史价值,济南老商埠万紫巷的评估价值较高,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济南十大古建筑?
一、胶济铁路济南车站旧址
目前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车站街东侧,属于欧式建筑。站房大楼于1914年动工,19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是济南现存的最老的火车站。该建筑为一字形平面,主入口位于中间偏东部分并稍向南突出,通往候车大厅。门洞二层为石柱廊,有六根高大粗壮的爱奥尼石柱。院内有一辆上游0616型号的蒸汽火车,此火车是由唐山机车车辆工厂于1970年制造而成。
二、小广寒电影院
目前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经三小纬二路,当时由德国人创办,是济南最早的一家电影院。如今的小广寒电影院已经成了一家艺术餐厅,目前它具有两个功能,第一个主体是电影博物馆,公益对外开放,第二个主体是主题文化餐厅,作为支撑博物馆发展的经济基础。同时它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北洋大戏院
其始建于1905年,目前位于济南市经二纬三路通惠街1号,总占地面积1805平方米,是济南市最早的戏剧演出场所,同时也是山东省历史最悠久的专业戏剧演出场所。此场所目前仍在使用中。
四、山东邮务管理局旧址
也称作济南邮政大楼,目前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经二路路南。该建筑为西洋古典式,由天津外国建筑事务所建筑师查理与康文赛设计,1919年建造完成,整个北立面采用了法国古典主义五段式,端庄对称。为济南邮政自建的第一座邮政大楼,也是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五、济南宏济堂博物馆
目前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经二路281号,由同仁堂第十二代传人乐镜宇先生于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出资2000银元购得山东官药局承受权后创办。济南宏济堂和北京同仁堂一脉两支,同祖同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济南商埠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济南商埠历史故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