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属于潮汕吗?

首先,我必须强调一个观点,揭西人是潮汕人,没有在风俗上属于哪里人这样一个概念。

从地理上说是潮汕的,隶属揭阳管辖,但是他又同传统潮汕人有一定的区别,他们普遍说客家话,不过在潮汕一些地方(普宁一些、饶平一些、潮阳青山埔美一带),也保留有说客家话的人群。而且所谓的客家之都梅州也有讲潮州话的(丰顺一带),所以单从语言上来说,是不能通过语言来确定所属地区的。

揭阳及周围的客家称为“半山客”,自古和潮民混居,习俗渐近潮汕,大多能讲两种语言,在民俗上有客俗和潮俗,揭西和汤坑的客家与梅州的客家基本上不能直接交谈,听说要讲两三遍才听得懂。

不过揭西地区保留的一些风俗习惯可能比较接近客家文化,而且又是说客家话,与传统潮汕人观念可能有异,这也是一直以来关于揭西归属的争论所在。所以可以理解为潮汕客俗文化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异应该会慢慢同化。

擂茶饭是哪里的特产?

擂茶饭是广东揭西一带的传统名点,属于粤菜系。揭西的客家人素有煮擂茶的习俗,夏秋季节,天气酷暑,人们劳作之后,经常不大想吃饭,往往以擂茶为午餐。中午时候,客人来访,主人家必定要煮擂菜招待。

姑娘出嫁之前,凡是接受喜糖的邻居,也要煮一钵香擂茶请新娘吃,以表示祝贺,另外,家中病人新愈,也要煮些邀请曾经照顾过病人的友邻吃,以表示感谢。

梅州丰顺元宵节为什么要烧烟架、烧火龙”、烧禹门。有什么传说么?寓意什么?谢谢?

丰顺埔寨火龙是广东梅州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由烧火树(烧烟架)、烧禹门(鲤鱼跳龙门)、烧火龙三项组成,至今有300年历史。

烧烟架:

祈福,象征瑞雪兆丰年。

把安装好的烟架(大约四、五丈高),竖起在广场适当的地方,由下向上顺托次燃放,同样是用“老鼠游梁”击中导火线,在爆竹声中,第一托飞下一条“蜈蚣”,一位勇士立即抓住它的头部上下左右舞动,蜈蚣一边吐珠和放出艳彩,一边不停地飞舞。第二托上飞降一条口吐火光的小龙 (又名软龙),一勇士立即抓住它的龙头上下左右舞动,小龙就一边放出灿烂的火花,一边在不停地轻柔地腾舞。第三托上就放燃着口吐金珠的大鲤鱼,接着散下一群小鲤鱼。第四托是“菊盆”五光十色的火花在旋转,象一盆盛开的菊花。第五托“轮船”,在金色的火花中乘风破浪向前进。第六托“对联”、第七托“珠灯”,第八托“花篮串”,第九托“箭担”,第十托 ‘大箭桶’,第十一托“大珠盘气火树银花,金光溢彩,变化万千,时如象群星倾泻,火蛇凌空,时如象金色的瀑布落“九天’。特别是最后的“大箭桶”转动时,叫“雪花盖顶”漫天雪花飘落,“大盘珠”万箭齐发,长空溢彩,天地间浑成一体,这就是,“临火金光迎新岁,瑞雪漫天兆丰年。”

烧火龙:

据《丰顺县志》记载,早在乾隆六年(1741),埔寨镇就有火龙表演的习俗。

埔寨火龙这个具有浓郁民间风情的传统艺术,始于清乾隆六年(西元1740年),还流传着一个古老的神话。相传在远古的时候,东海龙王的第21今孙子叫浊龙,被父派到南粤莲花山脉管辖赤岭(指现今埔寨一带)。浊龙上任后,胡作非为、鱼肉百姓,把这个地区搞得乌烟瘴气。群众忍无可忍,只好向老龙王告状,于是龙王命其小女清凤,佩上龙剑赶赶南粤。一日,清凤趁浊龙醉酒如泥时杀死了他,将其斩成龙头、龙颈、龙身、龙尾四段,然后带回斩下的龙头向父王禀报。留下其馀三段,变成现今埔寨的“龙身”岽、揭阳的“龙尾”、揭西(与埔寨交界处)的龙颈。于是埔寨人民的祖先把这古老的民间故事,巧妙地通过“烧火龙”的形式,作为闹元宵的文艺活动,代代相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揭西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揭西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揭西属于潮汕吗_擂茶饭是哪里的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