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上灯习俗?

点灯又称上灯、添灯、升灯等,“灯”与“丁”音似,点灯(添灯)则添丁,这是一项为庆祝生育男丁且正式写入族谱的传统民俗,隆重且热闹。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男孩”是点灯年俗不能变通的硬性规定,添口(生女孩)不点灯。

广州人过元宵节有上灯的习俗,城里的街头和各大公园张灯结彩,游人纷纷上街游玩。

郊区农村有投灯习俗,十几个灯笼价高者得,竞投完成后全村举灯绕村++,鼓乐喧天,投灯所得钱款用于村中公益。

客家人添丁上灯流程?

在古代,家中生男子,就被称为“添丁”;家中生女子,就被称为“添口”。

在古代,封建社会气息弥漫,社会主要的生产方式是男耕女织,男子肩负着农耕的任务,是家中的顶梁柱,这也奠定了男性在家族的地位。女性在农业生产中主要是负责纺织、烧饭、家务,无法胜任繁重的农业耕种,因为无法耕作农务,却要多一张嘴吃饭。所以地位比男性地位要低。并且家族生了男孩以后,还会有一个添丁的隆重仪式。

“丁”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人口。在客家人的口音里,灯与丁谐音。于是花灯在客家人庆贺添丁的仪式中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一、代表光明的发扬;二、灯火蕴含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之意;三、灯成为了人丁的象征物。

在客家社会里,凡是男孩出生都要举行上灯仪式。就是上丁、上灯,祭祀祖先并报告祖先族中又添新丁,并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孩子健康成长。他们认为灯为五谷丰登之象,以灯为丁,寓意火旺而丁发。希望家族兴旺发达。

上灯仪式,一般在元宵前后举行,不同的家族祠堂挂灯时间也不一致,一般都是先按照先大房再小房的顺序进行并按照家族上年度上灯仪式后所生男孩数,在祠堂厅堂梁上吊挂相同数量的花灯。挂灯仪式有挂灯、饮灯酒、在祠堂前燃放烟花炮竹等步骤。

每到家族挂灯节日时,家族都会选出有名望者出任理事主持挂灯仪式,一般是由族长年长者推举,要求自身有能力,且正直不贪。挂灯仪式结束后还要把挂灯仪式所进行的收支明细张贴在祠堂外供族人监督。

正月十三是灯头日,当天族人要到祠堂斟茶、拜神、挂灯。灯为竹扎纸糊八角大花灯,八角代表八卦,取阴阳和谐,人丁兴旺之意,挂灯当天由值事购买。族中理事边祭拜祖先,边挂灯。同时还要在祠堂门口燃放鞭炮。

广东点灯风俗仪式步骤?

首先是“定灯”——预定走马灯。通常情况下,一个片区——面积不大的村落的走马灯制作,由一个手艺人负责,按照村民所需的数据及规格筹办,而后赶在正式升灯之前交付。

其次,见告亲属——方便赠送男童新衣服,这是上灯风俗的重要构成。

年初十前后,广东各地的上灯年俗则陆陆续续进行。

上灯有大致的仪式,走马灯被悬挂祠堂或象征神庙的临时棚之后,接下来是吊上“灯卵”且点亮内部油灯,最后道公佬协同当年上灯的家庭成员(上灯的男童及其父亲,祖父健在也会参与)进行隆重的拜祭仪式。

“上灯”既成,男丁名字正式写入族谱,一方面有被集体认可及接纳之意,也蕴含了各种美好的寓意,平安、顺遂、聪颖、有为……

“结灯”的标志是喝过“上灯酒”。

元宵节上灯习俗?

上灯习俗内容有请花灯、升灯仪式、暖灯仪式,赏灯有双重意义:一是观赏花灯,二是庆祝添丁(客家话中“灯”同“丁”谐音)

兴宁上灯习俗起于元代,盛于明、清,历经600多年,世代相传。上灯时间亦因姓氏、村落不同,从正月初九开始到正月十八,各宗族以围龙屋为单位,择其中一天,过一个名为“赏灯”的节日,多数家族集中在正月十二、十三、和十四这三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灯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灯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广州上灯习俗_客家人添丁上灯流程